寶寶6個月後,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不適宜的輔食會導致寶寶腸胃不適,還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
三類寶寶輔食不宜「混搭」
含有豐富蛋白的魚肉泥與含有鞣質的水果泥不宜同吃,因為這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甚至會使海味中蛋白質與鞣質結合。這種物質可刺激粘膜,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使寶寶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媽媽們在給寶寶喂這兩類輔食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間隔時間,最好不要在同一頓中同時出現這兩種食物,防止營養補充不成反倒帶來身體不適。
豬肝富含的銅元素、鐵元素,這兩種金屬離子會破壞西紅柿富含的維生素C。
媽媽在給寶寶喂養輔食的時候,要注意錯開這兩種輔食的食用時間,不要讓這兩款營養豐富的輔食喪失了其原有的功能。
胡蘿蔔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山楂、柑、檸檬、草莓、棗子等)同食,會破壞維生素C,降低營養價值。
此外,如果兩者同食,經代謝後體內會很快產生大量硫氫酸,可抑制甲狀腺素的形成,並阻礙甲狀腺對碘的攝取,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白蘿蔔不宜起吃。胡蘿蔔含有抗壞血酸抑制酶,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使兩種蘿蔔的營養價值大為降低。
寶寶1歲前,別上飯桌的輔食黑名單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態積聚於食物鏈內的生物體,特別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孕婦、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
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特別是大眼吞拿魚、藍鰭吞拿魚等。
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會引發嬰兒的過敏症狀,也建議不宜在1 歲以前餵食。
菠菜、韭菜、莧菜等蔬菜含有的大量草酸,在人體內不易吸收,並且會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可導致兒童骨骼、牙齒髮育不良。
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此外,豆類較難煮熟透,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應。
嬰兒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才喂給他吃,此外,纖維素太多的菜梗也不要喂給寶寶吃。
芒果中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不成熟的芒果還含有醛酸,這些都對皮膚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發口唇部接觸性皮炎。
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人食用後很快出現皮膚癟癢,四肢口舌麻木等。
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等。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