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地底下的墓葬非常多,有的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有的卻被盜墓賊盜掘一空。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考古專家也保護性挖掘過很多帝王的墓葬,雖然有的已經不完整,但還是為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帝王陵墓,是新中國成立後發掘的第一個帝王陵墓。陵墓卻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被一個放牛娃無意中發現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在1950年的時候,在南京江寧區祖堂山下,一個放牛娃無意中發現一個盜洞。出於貪玩,他就鑽進洞裡一探究竟,在洞中,他發現了幾件很好玩的「寶貝」,於是就很高興的把寶貝拿到了家中。大人看到孩子帶回的「寶貝」後,覺得事情不簡單,出於小心就報告給了相關部門。
很快,有關部門就組織南京考古專家趕往祖堂山,專家經過勘測發現,該陵墓的規模很大,應該是一座帝王陵,這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帝王陵寢,所以專家們都很高興。但是唯一遺憾的就是,在陵墓旁有幾個盜洞,墓室肯定被盜墓賊光顧過不少次。雖有遺憾,但這次發掘也是值得紀念的一次。
經過一番努力,專家們終於找到了墓門,並且成功進入墓葬。墓葬雖然多次被盜,但還是出土了不少的陪葬品,專家們小心翼翼的取出所有文物後,就開始對墓主人的研究。經過全面考古後,確認這座墓葬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陵寢。
李昪原名徐知誥,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門第,就自稱是唐朝李淵的後代。不過李昪建立的南唐,是當時五代十國中,版圖最大的國家,而且南唐在他的治理下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後世的宋朝經濟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可惜這麼好的江山,最後敗落在他的孫子李煜手中。
在專家發掘陵墓過程中,有一件事讓專家們非常怒不可言,那就是陵墓墓門上的八個大字:燕趙之士,到此一游。雖然這幾個大字看上去已有些年代,但是這也讓專家們感受到了赤裸裸的挑釁。究竟這些字是在什麼時候刻上去的,又是何人所刻都已無從考證,只能默認這裡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