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一個比較邊緣的話題----實驗犬.....有那麼一個品種的狗狗,人們對它們的理解還僅限於它們的可愛,卻不知道它們常被用於動物實驗。
它們沒有名字,就連最土的「大黃」花花這樣的名字都沒有,一串串編號,就是它們的名字。
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叫做實驗犬。
這種狗狗就是比格犬
比格犬是很可愛的犬種,體型中等,容易控制,性格穩定,易與人接近,實驗過程中比較配合;血液循環系統發達,器官功能一致,體溫穩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較強。
這麼多的優點,本來應該是一個備受寵愛的狗狗,卻也因為這些特點,讓它們被醫療單位選中拿來作實驗。
這些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的小狗們,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研究而犧牲。
他們很多一生下來就被送進醫學實驗室,沒見過陽光、草地和天空,一關可能就是整個狗生。
每次能有出籠子的機會,都是在被送往實驗室的路上。然後等待自己的,是那些可怕的針管和穿白大褂的人類。
生命的存在就是這樣,既偉大又殘酷。任何疾病和藥物的研究必須有對應的實驗對象,無法避免。儘管對於實驗狗狗來說很不公平,但是面對著更多同類的健康繁衍,犧牲只能忍痛繼續。
但很多人容易混淆概念,它們是實驗犬,接受的是科學實驗,而不是虐待。
可是我覺得
他們就是在受虐待啊!
今年兩歲的比格犬靚靚曾經就是台大醫院的退役實驗狗,它在美國出生,之後就被送去為人類接受腫瘤的實驗。
靚靚過去的兩年住在狹小的籠子裡,右腿已經挨了200多針。現在它終於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由台東市民小林收養。
因過去的陰影,靚靚一看到白衣人士走近就會本能的抬腿。
初次見到靚靚是在動物醫院,當時它眼神呆滯,毫無精神,甚至看到老鼠都會害怕。
獸醫師指出,這只比格在過去兩年,每2到3天就要打癌症病毒接種,然後再治療,為人類的醫學進步犧牲奉獻。退役後才被送往台東。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一隻叫阿肥比格犬身上 整整8年,長期注射藥物,讓它腹部長了一個非常大的肝臟腫瘤!
這個巨大的肝臟腫瘤每天限制著阿肥的行動,它甚至有時拖著後退往前挪動著。
經過獸醫檢查說阿肥最多還能活3個月,但是在善良主人的精心護理下,阿肥非但沒有離去,至今還堅強的生活著!
這樣的案例,還有更多
醫師正在為狗注射實驗藥劑
大量實驗用狗被棄於醫學院樓頂
未打麻藥的情況下,它被取走了右眼
它們在用生命為人類「探雷」。
英國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共有3554隻狗被用在4779種實驗,比前一年增加了11%。而世界上比格犬的年用量約十萬隻左右。多麼可怕的數字。
國外目前對實驗犬最普遍的做法是:安樂死
也有人會做無害化處理,來減輕它們的痛苦。有些國家制定法律,來監督相關人士減輕實驗用狗的痛苦。
在中國則更多依靠實驗人員自身的良知約束。
可是,大家都迴避了本質問題:
打著科學的幌子,狗狗真的還有必要接著這樣被實驗下去嗎?
一些專業人士指出,動物測試沒有必要,隨著科技進步,運用電腦或以抽取人體細胞做實驗,就有很好的成效。
英國反活體解剖協會的芙蓉道斯表示:利用實驗犬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科學。如今我們有更多卓越的科學實驗可以更安全地用在人身上。
其實早在一年前,在美國佛州坦帕,一家公司開發出SynDaver人造犬,來代替實驗用狗。
這條人造狗擁有跟活狗一模一樣的生命組織,而且具備功能齊全的身體系統。它有心跳,又循環系統,用手術刀切割時還會流血。根據生產商介紹,這款狗模可以個性化定製,模擬各種疾病,症狀,甚至包含一些併發症。
這家公司已經在IndieGoGo上發起了2400萬美元的眾籌項目。截止目前,他們已經募集到了10000美元。SynDaver承諾,籌到款項後,他們將給全球每一家認證過的獸醫學院贈送20隻人造狗。
這歷史性的事件,翻開了狗狗歷史一頁新的篇章。
未來,是否可以用人造狗代替實驗狗,我們拭目以待。
但現在,小編認為必須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還有這一群為人類付出生命、命運悲慘的狗狗
並且呼籲醫學組織能夠更加人性化的對待實驗犬,每隻狗狗在接受完定期試驗後開放領養平台,領養代替安樂死;在接受實驗期不要虐待,不做致命性實驗!
實驗犬不會說話,但我們必須為它們發聲!
尊重科學,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