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手錶定律、破窗理論、木桶原理……這些社會學、心理學中的概念,是對社會現象、人類心理的歸納、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哲理。
今天,小編篩選了5個非常重要但是大家又不太熟悉的法則,在教育問題上伸發一下,希望對家長們的育兒之路有所幫助!
當你有一隻手錶時,手錶顯示5點,別人問你時間,你會馬上告訴他:「現在5點。」但當你有兩只手錶時,一隻顯示5點,一隻顯示6點,別人問你時間,你反而無法準確回答了,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
內涵:
有時候,擁有太多選擇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不但讓人變得難以抉擇,還會干擾人的注意力。
啟示:
媽媽們可能注意到了,當你給孩子一個玩具時,孩子往往會全神貫注地玩上大半天;當你把孩子放在玩具堆里的時候,孩子一會兒拿拿這個,一會兒瞧瞧這個,每個玩具都玩不了幾分鐘,這就是注意力被破壞的表現。
夏天,孩子肯定會經常吵著要吃雪糕,如果你差不多一周才滿足孩子一次,那麼他珍惜吃到的每一支雪糕,並認為媽媽真是太好了;如果孩子一要吃雪糕你就給,孩子會對這件事習以為常,哪天你突然以「吃雪糕對肚子不好」拒絕他時,他反而十分埋怨你,完全忘了你之前曾給他買過那麼多。
一座房子的窗戶玻璃碎掉了,如果得不到及時修補,你就會發現,這座房子其他的窗戶玻璃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碎。一面雪白的墻壁,如果哪天被人拍了個臟手印,你就發現,墻上的臟手印會越來越多。
內涵:
任何壞事、壞毛病,如果在出現後得不到及時解決,很有可能越累積越嚴重,最終變得難以收拾。
啟示:
一個家庭就像是一扇本來完整的窗戶,父母在生活、工作中的不良習慣、負面情緒,都會變成那塊「破玻璃」。如果父母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那麼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也沾染上不良習慣、負面情緒。 所以,榜樣作用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非常重要。
太陽的旁邊也會有烏雲之類的東西,但太陽光芒太耀眼了,就把周圍的東西都掩蓋住了。
內涵:
當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傾向於認為,這個人身上全是優點;當我們對一個人印象不好時,就覺得這個人渾身都是缺點。
啟示:
當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吵架、哇哇大哭時,我們本能地就會去袒護自家的孩子,即便有時候明知是自己孩子的錯。 過分的袒護,讓孩子難以認識到自身問題,時間一長容易變得自私、依賴、獨立性差。
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好,90%的家長會忽略孩子在性格、人際交往上的缺點,並認為這不重要;如果一個孩子成績很差,90%的家長也會忽略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認為孩子將來肯定毫無作為。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成績上的優勢會變淡,但性格上的缺點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
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扇了一下翅膀,擾動了身邊的氣流,身邊的氣流又影響到了更大范圍的氣流……兩周后,這種連環影響,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掀起了一股龍卷風。
內涵:
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候會有決定性大作用。
啟示:
身邊一位同事,文筆很好,但是她整個小學時期作文都超級爛。她說,二年級的時候學習學作文,交作業時,同學們都在照抄例文,只有她花了一晚上時間構思、認認真真寫。本想著老師會表揚她的努力,結果,老師因為文中的一個錯別字,撕了讓她重寫,還罵她有眼無珠。於是整個小學階段,整整5年,她對作文就再也沒了興趣。後來是受到了高中語文老師的感染和鼓勵,才重燃了寫作的慾望。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一則寓言故事,大意是:國王外出遠行前,把三個僕人叫到跟前,每人給了一錠銀子,讓他們保管。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回來了,召見三個僕人,第一個僕人說:「我用您給的一錠銀子去做生意,又賺了10錠,現在都給您!」國王一高興,把10錠銀子都賞給了第一個僕人;第二個僕人說:「我也賺到了一些,不過只有5錠而已。」國王還算滿意,也把5錠銀子賞了第二個僕人。
輪到第三個僕人了,他說:「主人,您不在的日子,我把一錠銀子妥善保管,現在完好奉還您1錠銀子。」國王聽了很生氣,認為第三個僕人真是又懶惰、又不思進取,就把這一錠銀子奪過來,賞給了第一個僕人。 《新約·馬太福音》中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便是著名的「馬太效應」。
內涵:
好的會越來越好,壞的會越來越壞;富有的會越來越富有,貧窮的會越來越貧窮——除非我們能付出巨大的努力,獲得一個轉機。
啟示:
不排除有的孩子天資聰慧,學習一點就通,但是大多數優秀的孩子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而所謂努力,不單單是耗時間,還包括總結、思考。那些優秀的孩子,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整理錯題、預習;而那些差點的孩子,雖然勤於下苦功夫,卻懶於動腦思考、總結。
孩子興趣的培養、習慣的養成,不是從挫折、郁悶中得來的,而是從某一次小小的成就感中得來的。 所以,在孩子開始學習、嘗試新事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準備,讓孩子每一次都獲得一點成就感,這才是支撐孩子走下去的動力。如果孩子一開始就受挫,很可能以後就對這件事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