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說逢黑必補,黑色食物是補腎的好選擇。平時,大家可以多吃些黑色食物來補腎,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黑色系老大——黑米。
黑米就是外表黑色的大米,有著很好的保健功效,是一種藥、食兼具的大米。除煮粥外還可以製作各種營養食品和釀酒,素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
1.黑米是營養豐富的穀類食物,黑米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大米的1倍,銅、鋅等含量也比大米多出2倍以上。而黑米中的葉綠素、花青素、胡蘿蔔素、維牛素c也是大米所缺乏的;
2. 黑米外部的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且米的顏色越深,則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強,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種顏色的米中是最強的;
3. 黑米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是白米的5倍之多,能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減輕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4.由於黑米中含膳食纖維較多,澱粉消化速度比較慢,血糖指數僅有55(白米飯為87),因此,吃黑米不會像吃白米那樣造成血糖的劇烈波動,有效維持血糖平衡,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此外,黑米中所含的維生素B1能保護糖尿病患者的手、足、視覺神經。
5.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還有利於控制血壓、減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為膳食調養的一部分。
6. 黑米有抗菌,降低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
7. 黑米還具有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性味特徵】性平,味甘。
【歸經】脾、胃經。
【功效】黑米有開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可抗衰老;補充人體需要的蛋白質、錳、鋅等多種礦物資。
【養生宜忌】宜 黑米適宜產後血虛、病後體虛者;或貧血者;或腎虛者;年少鬚髮早白者食用。忌 脾胃虛弱的小兒或老年人不宜食用。
【相宜配伍】
黑米+綠豆:可健脾胃、祛暑熱、降血壓。
黑米+牛奶:可益氣、養血、生津、健脾胃。
黑米+蓮子:可清心火、降血壓、安神助眠。
黑米+紅小豆:氣血雙補、清熱利尿。
【小提示】黑米外部有堅韌的種皮包裹,不易煮爛,若不煮爛其營養成分未溶出,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因此應先浸泡一夜再煮。
現代研究發現黑米的藥用價值:
1.黑米對康復性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很有幫助,足良好的滋補食品,有利於增強體力,保持心血管健康。
2.黑米能夠滋陰補腎、健脾開胃、補肝明曰、延緩衰老、強身防病。
3.由於黑米中的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含量較高,從而對肝病、腎病、貧血、感冒、咳嗽等疾病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
4.黑米粥軟糯香甜、油亮清香,具有很好的滋補效果,還能保養皮膚和毛髮,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效果。
5.黑米粥的滋補作用對孕媽媽同樣有效,如果搭配銀耳、白果、核桃、紅棗、蓮子、冰糖、芝麻等,更可以幫助孕媽媽防治貧血、頭暈、咳嗽。
1.中醫認為黑米性平,味甘;火盛熱燥者不宜食用。
2.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可吃些紫米來調養。
3.黑米粥若不煮爛,不僅大多數招牌營養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對消化功能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
4.黑米所含銅都比大米高1~3倍;不適合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及高銅患者食用。
5.服用四環素類藥物禁忌食用黑米,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時食用黑米,這些金屬離子會和藥物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響四環素類藥物的吸收而降低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