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厚之:比2017更慘的2018

@ 2017-12-29

檢視相片

勞團抗議勞基法修惡(圖片來源:中央社)

更多

今年你過得好嗎?你過了怎樣的一個2017年?薪水更高?社會更公平?明天更有希望?政府更還權於民?還是紛紛擾擾之後,一切又打回原點,甚至更糟?放眼明年,你覺得自己會更好嗎?

過去這一年,進步、改革、正義等字眼,在台灣上空不斷地飛舞。「一例一休」上路了、年金改革過了、同婚釋憲過了、《促轉轉型正義條例》過了、《公投法》過了、救國團被修理了、婦聯會辜嚴倬雲被逼下臺了。我們迎來了蔡英文總統口中,一個又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民主重要的里程碑」。然後呢?

檢視相片

815大停電(圖片來源:中央社)

更多

我們迎來了921大地震之後,最嚴重的815大停電、我們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霧霾、我們迎來了拉法葉之後最嚴重的軍購弊案;我們的《勞基法》虛晃一招,又打回了原點。我們的公權力,不僅搜索新黨的四個年輕人,也把在抗議現場的律師一併載走。在歲末年終之際,一個口口聲聲不斷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政權,卻在護照上印了美國的機場。

我們更進步、更有尊嚴、更民主、過得更好了嗎?

蔡總統上任時,我曾經寫過一篇「好不過馬英九、壞不過陳水扁」,認為蔡總統的性格,應該不至於像陳水扁那樣暴衝,對經濟造成太大的衝擊。但如今回頭來看,過去這一年多,政府一個又一個不成熟、無關民生經濟的政策,也抵得上停建核四對經濟的影響了。政府嘴上講重視經濟、吸引投資,但實際施政時,總是把經濟排在非常後面的位置。

昨天,在行政院的年終記者會上,賴揆以「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均衡台灣」三大主軸,作為未來的施政願景。賴揆說,要鬆綁法令、提高行政效率、加強投資,讓年輕人有機會;賴揆說,要在2030年提高總生育率到1.4人,讓台灣人口不低於2000萬;賴揆說,要發展地方經濟,讓年輕人回鄉,解決偏鄉人口老化的問題。

這樣的一個基調,如果放在一年前、一年半前,或許還有一看的價值,但放在今天,就讓人有一種時空錯置的荒謬感。

還記得民進黨曾經說過,「國民黨是從中國走向世界,民進黨要從世界走向中國」。結果呢?過去這一年,全世界都走向中國—除了台灣之外。台灣距離世界越來越遠。

明年,韓國的人均收入要破3萬美元。我們的蔡總統前兩天卻說,基本工資拉到3萬,是她的「夢想數字」。

長期以來,我們討厭大陸、我們唱衰台商。我們不斷的強調在地、文創等概念,認為即便遠離大陸,我們依然有足夠的養分,可以滋養美麗的花朵。即便到了今天,台灣已經沒有幾個產業、幾間像樣的公司,還具有全球競爭力。但我們的政府還是繼續吹著在地化、本土化的調。反正全球化已經是不可能的奢求,也只剩下本土化可以講。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來源:tw.news.yahoo.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