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一個似傳奇而又並非是傳奇的人物。在流逝的歷史歲月中,只有寥寥無幾的皇帝在正史史冊上留下記憶,武則天便是其中之一。不論是什麼時候,人們對於武則天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武則天一生命運坎坷,早年曾出家為尼。後來,被唐高宗看中,接入宮中被封為才人,獲封號「武媚」。武則天在後宮與嬪妃爭鬥,
為成為皇后親手扼殺親生女兒。毒殺親子為登基鋪平道路,晚年時則是豢養男寵。武則天的經歷為人所熟知,每一個人對於武則天的事跡都是津津樂道的。
今天我們要來講一件發生在武則天身上的怪事,這件怪事從李治駕崩到武則天稱帝這七年中屢屢出現,可能有些人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到底是什麼怪事呢?
在《新唐書》中曾記載說,垂拱二年時,武則天大肆重用周興等酷吏,並且鼓勵告密之事。朝廷之中的官員是惶惶不可終日,害怕災禍降臨到身上。第二年時,冀州則出現「雌雞化為雄」的怪象。
垂拱四年的時候,武則天為了自己能夠順利登基,授意官員借上天的名義,將聖圖」浮於洛水,「聖圖」上則書「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字。這一年,在武則天的逼迫下,常樂公主、魯王李靈夔、東莞郡公李融等人紛紛自殺。同年,越王李貞、琅琊王李沖貞相繼起兵造反。次年時,在松州、朗州均出現了「雌雞化為雄」的怪象。
「雌雞化雄」是指牝雞司晨現象,通俗點說就是生物性變異中的一種,母雞打鳴。在古代,「牝雞司晨」被人們視作凶禍之兆,常被用來比喻女人篡權亂政。在《尚書.牧誓》記載中說:「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本來母雞是不打鳴的,而現在卻是打鳴,說明國家就要滅亡。也暗示著人們要採取措施避免災禍。
但為什麼「雌雞化雄」這一怪象頻頻出現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因為武則天想要改唐朝為周朝,唐朝宗室成員自然是不敢的,所以出現「雌雞化雄」怪象也是合理的。武則天為了自身的統治,不得不一一誅殺李唐宗室。唐太宗的十四個兒子,除了李承乾、李泰被太宗流放以外,其餘的都死在武則天的手中。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也是慘死在自己的母親手中,真的是十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