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
老一輩嚴肅刻板,
從不會在孩子面前親親我我。
電視裡出現親熱鏡頭,
媽媽會第一時間把我們的眼睛捂上,
要麼換台要麼打岔,轉移孩子注意力....
你會當著孩子面,和老公/老婆親熱嗎?
A. 結婚N年,和老公(老婆)完全就是「左手摸右手」,親什麼親?
B. 兩口子平時不親,但有時會當著孩子的面故意秀恩愛。
C. 想親,但是怕對小寶寶不好。所以都躲起來。
D. 親!想親就親!只是親一下,不會避諱孩子。
我們做了父母後,
是以上哪種情況?
其實,在孩子第一次見到一種事物的時候,
先是受到別人的引導所影響,
孩子才會潛移默化形成意識。
就像怕狗的寶寶,
往往是因為有個怕狗的家長。
被大人引導覺得那東西是該怕的。
親親、秀恩愛也一樣。
看《爸爸去哪兒》中,小小春真是被陳小春和應采兒喂了一嘴狗糧。走路要牽著手,時不時要來個擁抱和親親,難怪小小春這麼人見人愛啊!
賈乃亮、李小璐這對經常撒狗糧的小夫妻,就培養出甜馨這種幽默的女兒。
黃磊對妻子孫莉十幾年如一日的寵溺,兩夫妻也從來不忌諱在孩子面前秀恩愛,多多也是從不覺得奇怪,多多的獨立自信都離不開這對恩愛的父母。
再來看看杜江、霍思燕夫婦。瞧,嗯哼仰著小臉看正在親親的父母,從小受這種愛的薰陶長大,在節目中敢於表達自己對小泡芙的喜歡,這也是高情商的表現啦!
現在有一種說法:「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所言極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莫過於一個恩愛的家庭。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會在父母的相處模式中,學到該如何跟異性相處,因為這是TA最早看到的[兩.性]關係。
生活在父母恩愛的、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真的是很幸運。因為他們見過最好的感情,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而在湊合、離異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卻往往有更多的心事。甚至有很多孩子長大後,不知道什麼是好的感情,可能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可能會碰壁很多次,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所以常常令人心疼。
在婚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類問題:夫妻會因為孩子,而忽略了對方。
有些女人,自從有了孩子後便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以至於無暇顧及丈夫的感受,他的冷暖與健康不再是妻子關注的焦點了,夫妻間的溝通和關懷也少了。
丈夫那邊常常也是一樣,多了個孩子,便漸漸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是夫妻間的冷戰、爭吵,是第三者適時出現。有了孩子之後把伴侶擺在第一位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因為夫妻恩愛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愛伴侶其實也是在愛孩子。
在一個家庭中,是先有了夫妻關係,然後才有了親子關係,因而應該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而親子關係應該擺在次要的位置。
「父母就該有父母的樣」,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在孩子面前有底線地親熱。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當看到父母的親密舉動後,明白表達愛可以有多種途徑後,會有一段時期特別想對任何人都去表達這份愛。
對著自己幼稚園的同學就又抱又親,也不管對方是否樂意。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個類型的,這時就非常有必要強調一下「界限」的概念,要讓孩子明白,用肢體語言表達孩子,不能僅僅只從我自己的角度考慮,也要考慮對方是否接受。
這一點的教育非常重要,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換位思考去體會其他人的感受。也可以讓孩子明白,每個獨立個人(包括孩子自己)都是有權利、有禮貌地拒絕他人愛意的表達。
關於愛的第一課,
一定是我們父母教給孩子的~
孩子是否健康快樂的成長,
和有愛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