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腳步逼近,希盟領袖在宣布首相人選一事上産生分歧。 -Saw Siow Feng攝-
(吉隆坡27日訊)希望聯盟領袖透露,希盟或將於明年1月7日舉辦大會時,呈交並公布希盟執政後首相人選的提案。
據《MalayMail》了解,希盟領袖近期在公布首相人選一事上産生分歧,因爲有者認爲應在國會解散後才公布,而其他人則認爲希盟大會是最合適的平台。
希盟主席理事會目前也已下達指示,要求各政黨必須在大會之前完成所有座談會。
行動黨全國組織秘書陸兆福指出,基本上大會將有一個公布首相人選的提案,但最終決定將取決於希盟主席理事會。
誠信黨宣傳主任卡立沙末說,部分希盟領袖認爲,相關宣布應盡可能延後。
「領袖之間都持有不同的意見,如應在舉辦大會時,或待國會解散後才公布首相人選。」
「有者覺得應到最後一刻才作出宣布。」
卡立沙末也是莎阿南國會議員,他說,希盟主席理事會也給予最後期限,規定所有座談會要在1月7日前完成。
另外,土著團結黨最高理事萊士胡申指出,土團黨認爲應該早一些作出公布。
「我們必須讓人們知道,一旦希盟執政後,誰來領導新政府。」
「當你有一個卓越的商業計劃,並且要推銷給投資者時,你也需要知道誰將提呈相關計劃。」
希盟大會將在莎阿南會展中心( Shah Alam Convention Centre)舉行。
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早前也透露,希盟將於下個月公布首相人選,雖然第一人選依然是公正黨實權領袖拿督斯裏安華,但由於安華目前仍在服刑,所以希盟必須選其他人。
馬來西亞簡介:
馬來西亞,(英語以及馬來語:Malaysia),民間簡稱大馬,全稱為馬來西亞聯邦。位於東南亞,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議會民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退出聯邦,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29,845平方公里。馬來西亞共分為東西兩大部分,之間有南海相隔著: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接壤;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英語:Borneo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首都位於吉隆坡(泥地),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則位於布城。西馬的人口密集度比東馬高許多,也是首都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全國人口超過3,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