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外交政策 孫揚明:只能用16個字形容

@ 2017-12-27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前副執行長孫揚明,27日參加孫文學校記者會「茫盲忙:怨以怒的一年」。

回顧2017年,蔡政府底下的外交政策,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前副執行長孫揚明27日以16字形容,是「糊裡糊塗、死不溝通、毫無章法、禍國殃民」,並一一舉出實例,還稱蔡政府在外交上想「去中國化」,結果反而被大陸逮到機會,施壓使館名稱全部變「臺北」,「把中華民國賠到台灣裡面去」。

孫文學校27日舉行「茫盲忙:怨以怒的一年」記者會,指出「未來茫、政府盲、人民忙」是台灣2017的寫照。

外交政策上,孫揚明指出,「糊裡糊塗」指的是蔡總統去南太「尋親」,但根據研究,南島民族起始點是大陸的東南沿海,中研院都還有資料,中間的跳島是馬祖的亮島,1950年代就挖出骸骨、做了DNA檢驗後,發現跟南島民族血緣很近,「蔡英文要搞清楚,妳的近親是在中國大陸」。

另一個「糊裡糊塗」的是前行政院長林全。孫揚明指,六月時林全接受日媒專訪,稱「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是要消滅中華民國」,但實際上是1992年我們提出一些條件,也向大陸提出一些要求,北京同意,才有後來的辜汪會談,我們當時表示「我們對兩岸關係的定位,過去40年來,我們認為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且未來我們承諾統一,孫揚明批評,林全搞不清楚狀況,就向日媒亂講一通。

同時,孫揚明指出,以前國民黨執政時期,碰到重大事件,每半年到一年,執政黨一定會請外交部官員向民進黨簡報內容,但現在民進黨卻不把任何資訊給國民黨,拒絕溝通。

「毫無章法」部份,孫揚明批評民進黨處理外交,搞不清楚孰輕孰重,輕重緩急拿捏不清楚。如巴拿馬跟中華民國斷交,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第一時間跳出來說「不排除重新檢視兩岸政策」,但兩岸關係是中華民國生存所在,外交是兩岸關係下位階的政策,怎麼會把兩岸關係賠進去外交,「這是什麼政策,我實在搞不清楚」。

另外,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到台灣,蔡總統立即向他表達,我們要參加印太政策,但連美國都還只有一個概念的戰略,蔡總統就先急著說要加入,「這不是毫無章法嗎?」

孫揚明解釋,印太政策最早由印度提出,由印度來看太平洋;川普上臺後,把原來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政策全部推翻;川普訪亞洲行時,美方智庫建議他提印太政策,但這個概念不但是抄日相安倍晉三的論述,還是個尚不成熟、不完整,且沒有可行性的政策。

孫揚明指出,現在的印太政策要角,是美國(關島)、澳洲、日本、印度四點組成的菱型,但卡在中間的東協若不支持,根本很難運作;現在東協已經因為「一帶一路」倒向大陸,印太政策怎麼運作?另外,TPP沒有了、RCEP與一帶一路我們又不加入,日本跳出來要以CPTPP取代也還沒眉目,我們能不能加入也還不清楚。

同時,孫揚明提到,蔡政府一年多來走「去中國化」路線,我們的駐外單位如奈及利亞辦事處,蔡政府想強調台灣取代中華民國,結果中共逮到機會施壓,把我們五個國家的辦事處,名稱全部改成「臺北」,「這樣不是禍國殃民,把中華民國賠到台灣裡面去了?」

來源:www.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