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最新消息 好撞不撞平安夜成悲劇 狂歡後醉駕竟撞傷值勤交警 警察最後竟這樣對他 夠力了

@ 2017-12-26

疑平安夜狂歡後醉漢駕駛,結果撞傷值勤交警!隸屬甲中央警區的54歲曹長,於今日凌晨3時許在甲市馬六甲拉也沿海大橋上被撞傷。

據了解,被撞的交警與同僚在事發地點展開「醉酒行動」時,不幸遭一輛第二國產車邁薇撞擊,導致交警頭部及肋骨被撞傷。  據知,36歲的肇事司機相信是酒後駕駛,在抵達事發地點時,先撞上一輛行駛在前方的靈鹿轎車,接著再撞上該名交警。  警方在事發現場扣留肇禍司機,援引1987年陸路交通法令第42條文調查。嫌犯目前被扣留在怡力警局扣留所,以等待被帶上法庭延長扣留。

甲州警方交通調查及執法組主任莫哈末山阿都拉警監也證實此案。  車禍預防  1、維持良好車況 避免違規駕駛

為了 行車安全  ,不能酒後駕駛。(fotolia)   首先將自己的愛車維護好,處於良好狀態,輪胎、剎車狀況良好。可以用眼睛觀察輪胎狀況,通過聽覺來分辨車輛是否發出不正常的聲音,通過嗅覺分辨車內異味、糊味的來源。在入冬之前,最好將車輛進行維護,確保在雪天可以安全行使。  此外,疲勞駕駛、酒後駕駛、駕駛時打手機、發簡訊等嚴重的違章行為,應該杜絕。  2、路況不熟要慢行  若路況不佳或行駛在不熟悉路段,就要低速行駛。研究和實踐表明,將車速從50公里/小時提高到60公里/小時,發生事故可能性有所提高。而將車速降低1%,就能使車禍的發生率降低2%~3%。  此外,在大雪天、大雨天、起霧的天氣,也要保持慢行,注意和前面車輛保持一定距離。  3、控制車內音響音量

音樂再好聽,也要適當控制車內音響音量,確保車外重要響聲,如鳴笛等聲音能在車內聽到或者聽清楚,保證自己能正確處理交通情況。(fotolia)   一些在高速公路或者在車速高的情況下發生的事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車內音響音量太大,導致司機沒有聽到警告聲,在變線情況下發生事故。  所以,音樂再好聽,也要適當控制車內音響音量,確保車外重要響聲,如鳴笛等聲音能在車內聽到或者聽清楚,保證自己能正確處理交通情況。  4、司機右腳位置  司機右腳的常態(70%左右的時間)最好放在「准剎車位置」。「准剎車位置」是指位於剎車板位置的後方、距離剎車板1厘米左右、但又沒有接觸到剎車板的位置。以剛剛要接觸到剎車板,而又沒有接觸到為宜。  這是為了防止隨時發生的 交通事故  ,然後根據不同情況在第一時間或者適合時間緊急制動,從而將事故傷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甚至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減少車禍傷害的幾個方法

車禍發生後,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只要意識還清醒就要儘快關掉發動機。(fotolia)   如果萬一發生了車禍,為了預防或減少人身傷害,可採取以下幾個辦法。  1、安全帶  不論司機還是乘客,在車輛行駛時均應繫上安全帶。  安排兒童坐在後排座位上,不要讓兒童坐在成人的腿上,否則出現撞車事故時成人會壓傷兒童。太小的孩子要坐在兒童汽車座椅內,根據正確的方法安放孩子。  2、關閉發動機  當意識到車禍就要發生的瞬間,最好將身體固定在座椅上,可雙手緊抓方向盤或扶手、全身繃緊等,以預防和減少傷害發生。  車禍發生後,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只要意識還清醒就要儘快關掉發動機;撞車後,如果車輛起火燃燒時,司機和乘客要迅速撤離車輛,以防油箱爆炸傷人。  車禍時破碎的玻璃對人傷害極大。乘客要迅速低頭,同時盡力抓住車內固定的扶手、椅背、座位等,以保護頭部和臉部。 3、關注顱腦健康  醫院專家表示,顱腦外傷病人中,交通事故致傷者有不少。顱腦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缺氧5分鐘即可造成腦死亡。一旦發生交通意外,首先要呼救急救系統,各國電話號碼不同,美加是911,大陸是120或999。  據大陸媒體報導,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趙繼宗教授表示,對於頸、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別要注意平臥,搬運時保證頭顱、頸部和軀體處於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損傷,有條件的要給傷者戴上頸托。 對於昏迷的患者一定要平臥,且將其頭部後仰、偏向一側,及時清理患者口腔的分泌物,防止誤吸造成呼吸道堵塞,給予吸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