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養生一寶,但醫生提示:多吃它會影響精子質量!

@ 2017-12-26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雖然好,但是一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那麼,吃豆腐有什麼好處?長期大量進食豆腐有什麼危害?

吃豆腐預防常見慢性疾病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

防治心血管疾病,豆腐的原料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豆固醇,這種豆固醇可以抑制我們平常吃的肉類食物當中的一些膽固醇。所以,常吃豆腐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幫助女性度過更年期,豆腐含有大量類黃酮。多吃豆腐可以補充雌性激素。豆漿是保持大豆中類黃酮的好方法。

治療中老年人便秘,中老年人因為年齡的關係,消化系統不好,經常會出現便秘,而豆腐是軟食,容易消化。

長期大量進食豆腐有什麼危害?

豆製品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但會對精子有害,英國研究人員稱,在大豆中發現的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能對精子有害,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

增加腎臟負擔,在正常情況下,進入人體內的植物蛋白經過代謝後,大部分會變成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但老年人和一些腎病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若他們食用過量的豆腐,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使其出現腎功能衰退,從而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導致碘缺乏病,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能促進人體對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長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體內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可引發痛風及結石,豆腐中含有嘌呤(核蛋白的組成物質,是尿酸的來源)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人吃多了,容易引起通風發作。痛風也常引起結石的並發,由於高嘌呤的堆積是致結石的原因之一。

由於豆腐性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都不適合多吃豆腐。因此我們提倡在食用豆腐時,一天吃一次是最好的,而且在這一餐中也不要食用過多。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