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和健康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人們在小便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生命時報》記者在泌尿外科、男科和婦科權威專家的指導下,總結出「健康小便指南」,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尿液有很多泡泡代表?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各種含氮癈物及礦物質,同時它的濃度隨個人喝水量的多寡而有差別。所以,男生站著尿尿,比較容易有泡泡;水喝的較少的人,尿的濃度高,比較容易有泡泡;早上的第一泡尿,也比較容易有泡泡。所以,小便有泡泡可以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身體狀況有問題時,會使尿液的濃度增加,也會使小便中的泡泡增加。如:腎功能有問題時,尿蛋白增加;有膽道疾病或溶血性疾病時,尿中的膽紅素增加;糖尿病控制不好時,尿糖增加;泌尿道感染時,尿中的白血球增加;這些都可能使小便的濃度增加,會有較多的泡泡,泡泡存在較久。
健康的尿液什麼樣
尿液顏色:
淡黃透亮。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許清泉指出,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淡黃、透亮的,不會有沉澱、渾濁的現象。但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尿液的顏色,比如飲水量、體溫的變化以及食物、藥物的作用。喝水多的時候,尿液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時候,尿液就可能會呈啤酒似的黃色,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排尿頻率:
每天不應超過8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楊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理論上說,一個人每天的排尿次數不應超過8次。白天7次,晚上1次,這是最佳比例。「但個人飲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許清泉補充說,夜尿最好不超過2次,如果睡前喝水較多,起夜次數隨之增加,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晚上沒喝多少水,卻老是起夜,就要留意疾病了。
尿量:
每天1500毫升。我們每天的排尿量應該在1500毫升左右,但由於人們的飲水量不同,只要每天的尿量多於400毫升、少於3000毫升都沒有問題。泌尿外科專家許清泉提醒,一天的尿量少於400毫升,就是少尿的表現;而多於3000毫升,就屬於多尿。
一張圖看懂尿液顏色的秘密!
正常情況下,尿有不同的顏色,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體的代謝狀態,還可以知道自己喝的水是不是足夠。有些文章說要多喝水,但其實也要適可而止。
多少算合適呢,從尿液就可以辨別出來。另外,如果出現一些疾病也會導致尿色異常,能夠儘早發現,就可以及時治療。所以明白尿液的顏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你可能想看的
如何知道腎臟生病了請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男女都要注意!小便之後千萬不能做這件事情!
人容易疲倦,竟是腎臟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