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長壽的七種食物,玉米當主食

@ 2017-12-22

從古到今,每一個人都在追求長壽的秘訣,隨著生活的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養生,那麼,老年人養生吃什麼好呢?老年人養生菜譜有哪些呢?讓人長壽的七種食物,玉米當主食!下面,介紹了七種食物,有助於年過50歲的人減齡增壽。

1.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功能會下降,而足夠的膳食纖維可維持消化系統正常運轉。膳食纖維不僅有助於腸胃正常工作,還會減少患腸胃炎和高膽固醇的風險;並同時向血液中緩慢釋放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老年人每天纖維的攝入量應達到25~30克。每天多吃蔬菜、穀物,特別注意多吃粗糧,比如綠豆湯、紅豆湯,濃度要高點的,還有玉米、小麥之類的做成粥,都能很好地補充膳食纖維。

2.高鈣質食物

鈣的主要作用是強壯骨骼和牙齒,心臟、肌肉和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鈣。男女每日應攝入1200毫克鈣,牛奶是補鈣佳品,1毫升牛奶就含有1毫克鈣。

但有兩類人群吸收鈣比較困難:第一類是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群,這種病在上了年紀後非常普遍;另一類是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的人群,維生素D對於鈣的吸收十分關鍵。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症患者,應多吃些綠葉蔬菜,例如甘藍、芥菜和小白菜等。維生素D缺乏者,可以先去測試一下自己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如果維生素D含量偏低,可以嘗試每天曬15分鐘太陽。

3.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胃酸可以從食物中釋放維生素B12,進而維持良好的神經系統和關鍵的新陳代謝過程。人上了年紀後胃酸的分泌量會減少,這會導致日常飲食很難保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12。

據估計,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0%~30%的人很難從食物中吸收B12,包括經常服藥的人群,因為藥物會抑制胃酸。50歲以上的人群每天應攝入2.4微克維生素B12。

4.水

味覺遲鈍後,饑渴感也會下降,也就是說,年老後容易脫水。水的攝入對優化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十分重要。女性每天需要飲水9杯,男性則需要13杯。

對於每天活動量大的人群或是住在熱帶氣候地區的老年人,尤其需要補充更多的水。

5.富含鉀元素的食物

身體老化的另一個風險是患中風和心臟病的幾率增加,其應對辦法是多吃含鉀元素的食物,例如香蕉。研究發現,攝入更多鉀元素的50~70歲女性最不容易患中風。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鉀對降低血壓起到了關鍵作用。

6.薑黃粉和桂皮

年老後,唾液分泌量減少,因此味覺也會遲鈍。一些香料(如薑黃粉)能改善味覺功能。經證實,薑黃粉可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患關節炎症的幾率。

薑黃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薑黃素可防止老年痴呆和一些癌症。另一種值得推薦的香料是桂皮。桂皮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還可控制血糖含量。桂皮可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有助於治療2型糖尿病。

7.綠葉蔬菜

上了年紀,眼病的發病率上升,保護視力成為老年人的首要任務。葉黃素、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都是保護視力的營養元素。多數年過五十歲的人群都缺少這些營養元素。綠葉蔬菜、葡萄、橘子和蛋黃都是葉黃素的豐富來源。

長壽老人吃什麼

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大多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小米當補品

體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玉米當主食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做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發現,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人一旦步入老年階段,就越來越注重身體狀況了,飲食和人的健康息息相關。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老年人的養生方法以及有助老年人長壽的食物推薦,希望小編的推薦能夠幫助到老年朋友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