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幼兒園更應該堅持戶外活動!好處多多喲~

@ 2017-12-21

幼兒園應當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環境,有計劃地鍛鍊幼兒肌體,增強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正常情況下,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1小時。

——《幼兒園工作規程》

隨著冬天的到來,孩子們的戶外遊戲也成了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每天送孩子入園,總會有家長問:「今天太冷了,你們還出去活動?」

「老師,今天孩子流鼻涕了,就別讓他參加戶外遊戲了。」

殊不知,參加戶外遊戲,經常接受空氣溫度、濕度、氣流的刺激和陽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能增強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

幼兒園應理解一到冬天就精神緊繃的家長,面對家長的質疑,老師可以這樣回應:

溫度變化與孩子感冒關係不大,穿衣不當才是罪魁禍首。

隨著溫度的變化來增減衣服是正確的,但從科學角度來講,孩子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其身體內部的新陳代謝遠高於成人,維持身體溫度所需的能量釋放也多於成人,按理說孩子應該比成人穿的少才科學。事實呢?「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一到冬天,很多孩子都會被爸媽裹成「小棉球」,一出門,就裡三層、外三層,在室內也不放鬆警惕。其實,孩子與成人一樣,體內都有很好的恆溫系統,如果穿著太多,孩子身體內部的溫度調節功能就會失調,這樣更容易感冒。

戶外遊戲有利於增強孩子的抵抗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戶外遊戲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經常讓孩子參加戶外遊戲,感受空氣溫度的變化,有利於孩子冷熱應變能力的提高,從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幼兒園的戶外遊戲,不僅有規律,而且保證足夠的時間,最為重要的是,孩子們在一起,由老師組織活動,快樂無比,運動量也會大大增加。在冷空氣中運動,由於其心肺功能的增強而使孩子臉色紅潤,胃口大開,吃得多,睡得好,長得也快;而長期窩在溫暖室內的孩子,食慾不好,沒有血氣,得病的幾率也會更高。

帶孩子參加戶外遊戲,老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遊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氣溫低,身體發僵,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若立即開展戶外遊戲,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而且由於心跳加快,還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應症狀。因此,老師應先帶孩子做好準備活動,使渾身的肌肉、關節活動開,體內器官,尤其是心臟進入適應運動的狀態,血液循環和物質代謝得到改善。

避免「病從口入」,教孩子用鼻呼吸

冬季進行戶外遊戲時,老師要教孩子用鼻子呼吸,鼻黏膜內有豐富的血管和較多的分泌腺,當冷空氣通過鼻腔後,可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從而避免寒冷、乾燥或伴有微塵和致病的微生物吸入肺內。氣不夠用時,也應提醒孩子採取口鼻結合的呼吸方法,或者將舌前部稍卷微貼上齶,以免寒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和肺部,老師一定不要讓孩子邊跑邊說話。

注意保暖,防止凍傷

帶孩子出來運動,衣服增減要適宜,準備活動結束後,讓孩子脫掉厚衣服。遊戲結束後,提醒孩子及時穿上衣服,注意保暖。如果出汗,要把身上的汗跡擦乾,換上乾燥的內衣,或事先在孩子背部塞一塊隔汗巾,遊戲後再抽出來,防止孩子感冒。

注意遊戲場地地面的安全性與適用性

戶外遊戲場地是孩子進行奔跑、跳躍、攀登等較劇烈運動的場所,活動前老師要仔細檢查活動場所的安全性,做到地面無雜物、器械牢固安全等。

孩子的童心世界裡對戶外遊戲是非常喜愛的,在寒冷的冬季,老師更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出適合他們生理、心理需要及富有趣味性又可鍛鍊身體的遊戲,提高孩子對戶外活動的興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