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壓力下,生娃後很多人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這種隔代的愛很容易造成溺愛把孩子帶「歪」。老人對於自己的兒女肯定不會這樣帶,但對於孫子或是外孫很多老人都會這樣帶。一起看看這些老人是如何把孩子一點點帶「歪」的
1、孩子摔倒-推卸責任
老人的第一觀點就是「打」桌子,打土地,把責任都推給桌子與土地,漸漸的孩子就養成了,我沒有錯,錯的都別人。
2、吃飯-追著喂飯(溺愛)
擔心孩子吃不飽,自己又有大量的時間,拿飯碗跟在孩子的後順,走到哪吃到哪。長此下去極為容易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孩子的學習,同時也引起孩子的消化不良。
3、媽媽是壞人
你媽媽說了,你這個東西不能給你吃;你媽媽說這個不能給你玩。你媽媽說...........。時間長了孩子的意識就會覺得媽媽是壞人。
4、剝奪探索的天性
擔心孩子做不好,做的慢還會把東西弄壞或是做的時間太長。所以大事小事都自己全包了,一點也不給留點孩子做的事情,也不讓孩子去探索,擔心孩子受傷。時間長了孩子啥都不會,融入同學與社會會比較難。
5、教會孩子欺騙
你媽媽說這不能給你吃,今天奶奶或爺爺給你吃,你回家不要跟媽媽說,不然你以後都沒得吃了。孩子能學會撒謊這也是原因之一。
6、零食不斷
不給吧怕兒媳說,啥東西都不孩子吃,再加老人疼孩子,所以家裡的零食不斷。零食可以吃但不能當飯吃。時間長了,孩子會消化不良,也會厭食。
作者:寶媽如果你們發現老人有這樣的行為,最好還是自己帶一些時間或是與老人溝通,改正這些帶孩子的方式。趁著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候還能改正,一旦形像習慣的就說什麼都晚了。帶孩子也要講究方法,錯誤的方法我們及時發現並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