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帶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

@ 2017-12-17

故事1 小兒積食

什 麼 是 積 食

孩子後天脾胃尚未發育完善的階段,未充分消化的穢物積聚、堵塞在腸道,稱為「積食」。

腸道上接脾胃,下連肛腸,是個中間樞紐環節,腸道堵塞帶來的直接危害是:

在中,穢物充滿導致腹脹如鼓;

在上,由於下方樞紐失靈而出現不思飲食;

在下,由於穢物阻礙而出現大便不通。

寶寶積食,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2、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乾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

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積 食 的 危 害

積食常發生在嬰幼兒,因為孩子還小並不知道饑飽,家長監管上有所放鬆,導致孩子在飲食上沒有自控能力,只要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

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面對美味佳肴,對於天真活潑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難的,小肚子常常吃得鼓了起來。

如果積食不及時蕩滌,在腸胃系統上就會向縱深發展,導致孩子脾胃發育受到抑制,形成頑固性消化不良---「疳積」。

很多非洲的孩子瘦骨如柴卻肚子很大,就屬於這個情況。

1、積食與舌苔剝落

小兒舌苔剝脫與現代醫學的小兒地圖舌相似。

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乳積食滯,郁久化熱,蘊結心脾,火熱上熏造成舌苔剝脫所致。治以消食導滯、清心瀉脾熱的藥,很快就好。

2、積食與貧血

積食容易導致脾虛,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積食時間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虛。

從西醫上說,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時間長了就會貧血。所以,貧血的時候也應當調理脾胃。

3、積食與蕁麻疹、丘疹樣蕁麻疹

小兒積滯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導致郁而化熱、聚濕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這時候,一方面,熱、痰、濕相合,外發於肌腠,容易導致蕁麻疹等。

另一方面,脾胃損傷,易感外邪。這時候內有積熱,外有外邪,內外交攻,就容易郁於肌腠而出現蕁麻疹等疾病。

消 除 積 食 的 方 法

小 兒 推 拿 篇

積食是中醫的說法,因此用中醫的辦法來解決是最有效的,而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屬。

溫馨提示:小兒推拿的門派比較多,如同武俠小說中的各門派一樣,心法不同結果相同。大家要關注的是整套手法而不是單一的一個手法,不要在做一個症狀推拿中混用不同門派的手法!

1、清大腸經(3分鐘)

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

2、 揉板門(3-5分鐘)

板門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嚴重的積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3 、順運內八卦(3-5分鐘)

內八卦穴,是小兒推拿中的臨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主要用於痰結喘咳、乳食內傷、腹脹、脹悶、嘔吐等症。

4 、推小橫紋(3分鐘)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四橫紋穴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

5 、掐揉四橫縫(5分鐘)

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6 、下推七節骨(3分鐘)

位於腰骶正中,命門至尾骨端一線。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7、 分腹陰陽(5分鐘)

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8 、順摩腹(5分鐘)

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積食引起的便秘腹脹可重點操作此部位。

9 、揉足三里(5分鐘)

足三里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積 食 食 療 篇

如果你覺得自己推拿找不准穴位,作用不大,那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有效的食療方法:

1 、焦三仙和炒雞內金煮水

功能:去肉食之積、清谷面之積、化瘀消積,對於促進脾胃功能很有好處。一般兩三次孩子的積食馬上就會去掉。

做法:用焦三仙各6克、炒雞內金6克,馬上熬水給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這三仙。

2、薏米山藥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適用於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將薏米、山藥、小米適量一起熬粥食用,能祛濕健脾、滋陰養液,尤其適用於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的孩子。

3、 熬 山 楂 水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將新鮮山楂洗凈,切成小塊,用小火燉煮3~4個小時,煮出湯色後,把山楂過濾掉,在湯中加冰糖喂寶寶喝。

4、蘿 卜 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凈。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提 示:白蘿蔔解毒生津、清肺化痰,平時加於肉湯或骨湯中也是很合適的。

總之,孩子積食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可能大多數家庭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這種積食造成的影響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家長如果只是一味的懷疑,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善的長久下去就會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礙身體發育。所以當您的孩子出現積食症狀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故事2:媽媽用推拿治好了寶寶的發燒

寶寶在2月9號的時候剛過完3歲生日,那天我們一家人去做鴨子船,沒想到,寶寶受了涼,一回到家就咳嗽不止,還不停流清鼻涕,我一看這是藥感冒了呀!婆婆很著急,馬上就從急救箱裡面拿出了止咳藥和糖漿,就要給寶寶喂,我攔住婆婆,說別吃藥,孩子老師吃藥對身體反而不好,會弄壞寶寶體質的,它可以自己好起來,我們只要推拿一下,幫幫寶寶就好了,寶寶有自愈的能力,我在一位推拿專家的微信公眾號(媽媽早教故事)看過,很多媽媽都是給寶寶推拿,從不吃藥去醫院,寶寶體質比一般寶寶都好,最近我也在這個公眾號,媽媽早教故事,上面跟著免費推拿教學視頻學習了一些,剛剛好可以給寶寶試試,婆婆一聽,白了我一眼,說:「就推一推手,就好了?還說我迷信,我怎麼感覺你比我還糊塗啊!」

我無奈,好說歹說,婆婆才同意我試一試,每天我給寶寶推拿的時候,婆婆都要在旁邊看著,邊看還邊泄氣,唉聲嘆氣的,我心裡甚是緊張,只能心裡默默數數。

到第3天的時候,寶寶開始有所好轉,已經不流鼻涕了,到第5天的時候,寶寶基本上不咳嗽了,婆婆非常歡喜,還說要跟我學推拿,第10天的時候,寶寶徹底好了,胃口也比以前好,精神倍加! 婆婆對我讚不絕口,還說要跟我一起學推拿,我跟她說在媽媽早教故事裡面有很多免費推拿的教學視頻,像寶寶發燒、寶寶咳嗽、寶寶感冒、寶寶吐奶、寶寶挑食、寶寶尿床、寶寶踢被子、寶寶鼻炎、寶寶濕疹、寶寶黃疸...上百種小病都可以自己學,然後給寶寶推拿治好!婆婆沒事的時候可以看看學學! 從此每天婆婆就拉著我一起看視頻,哎,感覺好親切啊!哈哈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