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薊
CIRSII JAPONICI HERBA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威靈仙 | 第 410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的乾燥地上部分。
相關名
大吉、大薊、虎薊、馬薊、刺薊、鬼薊、千針草、大薊炭
產地
主產於安徽、山東、江蘇等地。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鑒別
本品莖呈圓柱形,基部直徑可達1.2cm;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有數條縱棱,被絲狀毛;斷麵灰白色,髓部疏鬆或中空。葉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上表麵灰綠色或黃棕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具灰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黃褐色,羽狀冠毛灰白色。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甘、苦,涼。歸心、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涼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經。既清血分熱邪而涼血止血,為治血熱出血之要葯;又散瘀解毒而消癰腫,為治癰腫瘡毒所常用。
功效
涼血止血,散淤消癰。
主治病證
(1)血熱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傷出血。
(2)熱毒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鮮品30-60g; 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或絞汁塗搽。
使用注意
本品清泄散瘀,故孕婦及無疲滯者慎服,脾胃虛寒者忌服。
大薊的故事
三國時期,龐統在一次戰鬥中身中數箭,血流如注,躍於馬下。士兵中有知醫識葯者,忙從道旁扯來一把草藥,揉搓後塞入他的傷口,很快止住了血。這種草藥枝枝直立,高逾尺許,開著紫紅色的小花,它的學名就叫作大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