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力量主席孫繼正(中)率領志工在汐止重要街頭高舉罷昌標語宣傳。(林縉明攝)
立委黃國昌罷免案16日投票。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攝 106年12月6日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16日就要舉行投票,這兩天挺昌、罷昌兩個陣營齊集汐止、金山選區掃街,社群媒體議論盈庭,動員能量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罷免案;與此同時,立法院院會剛剛三讀通過的《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打破所謂「鳥籠公投」,提案、連署、通過門檻全面調降,通過門檻改為簡單多數決。罷免黃國昌案與《公投法》修正同時站上歷史舞臺,其實非常有意思。台灣政治發展方向或許會因為兩個制度的調整而出現變化。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人民本應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與複決四大直接民權,這是當年國父孫中山在民權主義中所稱,人民應該享有的「政權」,只不過在後來制憲、行憲、修憲乃至立法修法的過程中,除了選舉權以外,其他三項政權都在超高門檻限制下,形同被凍結;簡單說,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即便有《選罷法》、《公投法》,人民能夠直接有效行使的還是只有選舉權。
當然,罷免、創制與複決權的行使、凍結或鳥籠化,主要是為政局穩定的考量,畢竟針對擁有任期保障的民選首長或代議士動輒祭出罷免,或是針對立院三讀通過的法律動輒就行使複決權,乃至創制權公投,都容易引發政局動盪不安。特別是《公投法》的建制,一直都與敏感的統獨聯想綁在一起,還引起對岸的關切與反應,在國民黨還主導政局的年代,雖說標榜中山理念,卻一路阻擋直接民權的啟用。
也因此,過去幾年領頭衝撞門檻的一直都是綠營政治人物。他們心中想的當然與實踐孫中山理念無關,實施罷免不過就是遂行政黨鬥爭,過去綠營曾動員罷免李慶華、蔡正元等,甚至還發動過所謂「割闌尾」計畫,但都在超高門檻限制下無疾而終。《公投法》在陳水扁執政年代完成立法,但政治算計下設計出超高門檻,通過機會幾近於零。陳水扁任內配合選舉,玩了一次被戲稱為「買飛彈公投」,結果公投權徒然淪為政黨選戰操弄的工具。
這幾年,獨派團體一直倡議修改《公投法》,希望將門檻降低,立法院門口人行道搭棚宣傳,一搭就是好幾年,這回民進黨在林義雄又鬧絕食的壓力下,終於跟降低罷免門檻一樣,將《公投法》通過門檻一舉降低,獨派團體的邏輯很簡單,只要《公投法》通過的門檻降低了,未來不論玩什麼「自決公投」還是「獨立公投」,都容易多了。
國民黨席次居於劣勢,無力阻擋綠營強渡關山,罷免門檻降低了,公投門檻也降低了。某種程度說,這是時代改變、環境改變、潮流改變的結果。長期以來藍營為政局穩定而阻擋修法,卻換來罵名,現在民進黨當家,完全執政就完全負責。不讓核四運轉,就為台灣日漸嚴重的空汙負責吧!獨派主張「自決公投」、「獨立公投」,責任就由民進黨承擔吧!
其實,台灣民主已出現偏差,代議政治的近親繁殖、肉桶政治與權錢壟斷本質,及民粹壓倒法治的現象,幾乎已到積重難返的程度,再不力圖修正,國家將走向失敗,用直接民權糾正代議政治偏差,或是可行之道。
以罷免黃國昌為例,主導降低罷免權門檻的,正就是黃國昌自己,他所屬選區的選民就以他為對象發動罷免,其實是饒富意義的。畢竟罷昌行動與藍綠對抗無關,是基層選民自主串連動員起來,國民黨到後期才被動加入,這意味直接民權無需政黨操作,人民就可以主動實踐。
如果由人民自主發起的罷昌行動能夠成功,難道不會對所有不稱職的民意代表產生警惕作用嗎?目睹罷昌成案,選民的主動熱情投入,不但黃國昌緊張起來,全力動員反制,所有立委與各級民代也都感受到壓力。相信日後所有民代在操作民粹、搞肉桶與特權政治時,恐怕都要知所節制。同樣地,當人民擁有門檻不高的公投權,有一天當然可以推翻立法院以多數暴力通過的法案,特別是那些只顧政黨利益,忽視全民利益的法案,公投對政黨乃至立法機構都會產生牽製作用。
當人民真的擁有完整的直接民權,實施的趨勢與結果未必與政黨或政客的想像相同,黃國昌對此應該體會甚深。就讓這次罷免案成為對民粹政治錯誤趨向的糾正,讓罷昌案成為台灣直接民權的第一場聖戰,汐止、金山選區成為台灣直接民權的民主聖地。
來源:opinion.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