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們可以說完全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了,但是這幾年智慧型手機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是有一個問題卻是大家公認存在的,那就是——續航。而受限於電池技術的發展,目前提升續航最有用的辦法就是提升電池容量,但是電池容量一旦提升同時會導致機身的變大變厚,這是消費者所不喜歡的。所以,既然電池容量這件事不好辦,手機廠商們就把突破口集中在了充電上,於是這兩年各種的快充技術開始湧現。
不過現在有很多種快充,包括高通QC、OPPO的VOOC閃充、華為快充等等,消費者很多時候都被廠商們靠混了,也鬧不清到底什麼樣算是快充。而在日前,工信部終於在三年後的今天終於制定好快充的標準,並不了正式執行,以後手機廠商們的快充如果沒有達到標準都不允許在任何地方標明是快充。
在工信部的報告中,將快充的標準定位:充電30分鐘,電流≥3A或者總充電量≥60%,而其中包括了高通、華為、USB PD、MTK以及VOOC閃充這五大快充。讓人意外的是,蘋果的快充似乎並沒有被寫入工信部的標準範圍,這意味iPhone X的快充以後都不能在國內成為快充了?
實際上有人指出,目前大量的快充技術其實都是基於USB PD這個快充協議,所以在實際上標準上iPhone X肯定符合標準,工信部應該會在後續就加入蘋果的快充。
不過先不管蘋果的快充之後能不能被納入工信部的標準,要知道iPhone X雖然支持快充,但是卻不標配快充頭,iPhone X用戶想要體驗iPhone X的快充技術還需要至少購買一個售價388元的29W快充頭,不知道現在iPhone X用戶中又有多少人用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