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歷經辛苦好不容易哄睡她、抱著這個才幾月大的小天使輕手輕腳走到床邊,準備把她放床上睡的時候,總會在最後一刻聽到小妞扯嗓大哭,反復幾次,幾乎每次都是以她的嚎叫和我的沮喪開始下一輪新的哄睡。此時,媽媽們的內心幾乎都是崩潰的!
寶貝,你是身上長雷達了還是根本沒有睡?為什麼我每次打算放你下來你都會知道呢?逗老娘玩兒嗎?別人家的寶寶也都是這樣嗎?還是我的寶寶比較特殊?我家寶寶不能離人、等待一分鐘都會焦慮、急了就大聲喊、只能抱睡、對環境的變化異常敏感.....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特點:
寶寶很難自己入睡,喜歡抱著睡或者奶睡,日間小睡時間非常短,大概僅僅30分鐘到1小時,醒了就哭鬧;夜間睡眠較日間好一些,但是餵奶次數較多。睡覺期間容易被聲音吵醒,任何微小的環境刺激都可以對它造成幹擾。
吃奶對於高需求寶寶來說不光是獲得「食物」這麼簡單,吃奶滿足了它們和媽媽的親昵需求、身體接觸需求、溝通需求。高需求寶寶有著旺盛的精力,自然也就吃得多,根本不遵循3-4小時餵奶的普遍規律。
高需求寶寶是個「放不下」的寶寶,喜歡大人抱著,特別是和媽媽頻繁的身體接觸,它們對於「和媽媽融為一體」無比著迷,無法忍受分離帶來的失落感。
寶寶對於周圍環境非常敏感,喜歡熟悉的環境。一點點聲響、新的環境、陌生的面孔都會讓它們警覺好一陣兒。哪怕換了一個房間睡覺,它們都會環顧四周,細細打量。
寶寶非常好動,精力旺盛,身體總是扭來扭去,活像一條大鯉魚!笑的時候很熱烈,哭的時候異常高亢,使勁全身力氣,分分鐘就要背過氣去,讓媽媽膽戰心驚。
尿布濕了馬上要換,發現晚了就哭鬧;餓了馬上要吃,餵奶晚了就哭鬧。需求不斷,而且要馬上給予滿足。
很多寶寶可以自己玩了,小小玩具就能滿足它,但是高需求寶寶不行,它們對玩具興趣不大,最喜歡的是被大人圍著。熟悉的面孔和人聲是它們的最愛。
分離焦慮幾乎是每一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過程,7-11月大的寶寶就會表現出害怕和媽媽分離的特徵。高需求寶寶的分離焦慮要比一般的寶寶來的早、去的晚,而且程度更加劇烈。
高需求寶寶普遍都是高智商,怎麼樣?你們家的寶寶中招了嗎?其實,媽媽們也不必太焦慮,高需求的寶寶在長大成人後發展得非常好。如果父母教養方法得當,高需求寶寶將來也許就是個小天才呢,因為高需求寶寶都很聰明!
昨晚再次經歷了艱難的「哄睡大戰」,從晚上7點一直折騰到9點才睡著。我的寶寶拒絕躺在床上入睡,掙紮、大哭。立志培養獨立寶寶的我一直狠心堅持著,可是最後我還是妥協了,抱著一天比一天重的寶寶,看著窗外的月亮,疲憊到極點。
寶寶啊,就算你智商再高也不能這麼折磨老娘啊!後來就開始了和我的「高智商寶寶」鬥智鬥勇的生活,家有「高需求寶寶」的媽媽們都來收藏了(都是實戰經驗啊)!
我們仔細分析了孩子抱著和躺著時的差異。從孩子自身感受出發,抱著時孩子感覺暖和,離爸爸媽媽近,能聽到爸爸媽媽的呼吸聲。放到床上時,褥子和被子肯定比我們的懷抱涼,離爸爸媽媽遠一點兒,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因此,我們在把孩子放下前,先用熱寶把孩子的被窩弄熱乎了。放下後,我們不要馬上離開,輕輕攏住他的手腳,不讓他動得太歡。把頭湊近孩子的耳邊,舒緩地呼吸,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依然在身邊,他就會覺得踏實,再拍拍他,孩子很快就會入睡。
不要一下子就把孩子整個放到床上。摟著孩子的頭和肩膀,先把腰和屁股、腿放下。這時孩子總會有感覺,要醒,不要急,輕輕把他手腳攏住,拍一拍。等他穩定下來,再把另一支手抽出來,再拍一拍,再配合第一招「呼吸引導法」,一般情況下都能搞定,孩子都能進入夢鄉。
感覺寶寶基本睡熟了,剛一放下他就開哭。不讓他繼續哭,馬上抱了起來。他一起來就不哭了, 立馬又把他放到。 估計是放下得太快了,他都沒反應過來已經又是躺下了,還以為是在我懷裡,叭嗒叭嗒小嘴兒舒舒服服地睡著了。
從以前的抱著睡到放下也能睡得安慰,寶寶慢慢適應了這種習慣,也經歷了艱辛的過程,媽媽必須要有耐心,也要堅持才能成功,這樣寶寶的睡眠時間才能延長,對寶寶的健康和智力發育都有很大的好處,「高需求」寶寶也得有充足的睡眠啊,還有,一個累到極致的超人媽媽需要休息啊!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