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保證油電不漲 背後很荒謬

@ 2017-12-13

經濟部長沈榮津。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在立法院答覆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有關油電雙漲是「政治禁忌」的質詢時宣示,雖然國際能源價格有上漲趨勢,但電價上漲會帶動物價,政府將透過現有800億電價穩定基金壓制電價,明年10月前電價可以「維穩」。這段顯然經過套招的詢答,沈榮津展現了政務官應有的擔當,民進黨民意代表得到政府油電價格不漲的保證,雙方皆大歡喜,但沈榮津「保證」的背後,呈現民進黨政府公共政策的矛盾與能源政策的荒謬,必須深究。

沈榮津說「電價上漲會影響物價,要非常謹慎處理」,話並沒有錯,問題是如果起因於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導致發電成本增加,電價該漲就要漲,不能以政治手段壓制。因為,在電價維持不變的表相底下,一定有人必須支付、承擔國際燃料價格上漲的代價。屆時經濟部不論是以「電價穩定基金」支應,或是由台電自行吸收成本上漲,其實都是變相由國庫買單。

由國庫補貼用電者就是全民補貼,而且富人用電量一定比所得低者高,企業用電又比一般民眾多;所以這是弱勢補貼強勢、窮人補貼富人、民眾補貼企業,還有比這更惡劣的政策嗎?

再以整體經濟情況看,電價上漲雖然會影響物價,但國內物價平穩,看不出動用電價穩定基金以維持電價穩定的充分理由。如果從節能的角度看,電價調高可讓民眾與企業更願意、也更有壓力節省用電;政府或許不必、亦不敢刻意拉高電價以收節電之效,但在成本上升時,卻刻意幹預壓低,以節電觀點看,又豈不是反其道而行?

油電價格調漲關乎民生與經濟,確實是「政治上的大事」;早期甚至是由總統拍板定案。過去也曾以「減緩衝擊」為由凍漲,但最後仍難長期壓制,一旦放手漲價幅度卻更大,對民生經濟傷害更重,也因此,其後才有以公式替代人為政治決定。事實上油價漲跌就是一個最佳的案例,民眾早已習慣依照公式因應油價漲跌,即使一次漲1元,也不會引發政治與社會風暴。現在電價漲跌都已有公式可循,政府依公式行事即可,豈能以政治考量刻意凍漲?

事實上,政府要凍漲電價的政治考量,一個是為其能源政策抹脂擦粉、掩蓋錯誤,一個是為明年底的地方選舉護航。兩者都是錯誤不可取,只是為民進黨的黨派政治利益著想,代價則由社會與全民支付。

來源:opinion.chinatimes.com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