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的藥用價值,你知道多少?

@ 2017-12-12

臭草,為植物界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有強烈氣示。全株無毛,有腺點。葉互生,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金黃色;花盤有腺點;蒴果成熟時開裂。種子腎形,黑色,花期春季。6~7月採收,陰乾。性寒,味苦、辛。有祛風,退熱,利尿,活血,解毒,消腫之功能。用於感冒發熱、風濕骨痛、小兒驚風、小便不利、泄瀉、疝氣、跌打損傷、熱毒瘡瘍、濕疹。

  臭草圖片

  

  

  

  臭草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退熱,利尿,活血,解毒,消腫。治感冒發熱,風濕骨痛,小兒驚風,小便不利,泄瀉,疝氣,婦女經閉,跌打損傷,熱毒瘡瘍,濕疹。

  1、《生草藥性備要》:「消百毒腫,散大瘡,理蛇傷。」

  2、《南寧市藥物志》:「退熱祛風,利尿消腫。治小兒發熱驚風,風濕骨痛。」

  3、《廣西中藥志》:「治瘴瘧、熱毒瘡瘍及一切跌打損傷。外敷蜈蚣咬傷。」

  4、《中國藥植圖鑑》:「治經閉不調,疝痛。」

  5、《廣西植物名錄》:「祛風解毒,涼血散瘀。治感冒發熱,月經不調,衄血,牙痛,癤腫,蛇咬傷。」

  臭草的藥用價值

  1、治小兒驚風:鮮臭草五至七錢。酌沖開水燉服,一般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泄瀉及小便不通:臭草葉,或生或煮食之。

  3、治腹內蛔蟲:清油煎臭草葉,搗爛敷臍上。

  4、治鼻血:臭草葉搗爛,塞鼻孔。(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5、治小兒頭上小癤:臭草葉搗取汁,和青黛搽。(《嶺南採藥錄》)

  6、治初生兒疝氣(由號哭引起):鮮臭草三至五錢。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7、治小兒大便腸出:好酒煮臭草葉,搗爛,用布作膏貼之。

  8、治危急重病昏暈:臭草葉醋烹,搓熟塞鼻。

  9、治蛇、蠍、蜈蚣等毒:急取臭草葉生食。(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10、治跌打腫痛:鮮臭草葉五錢,搗爛沖溫酒服;另用鮮臭草葉搗爛推擦傷部。(《福建中草藥》)

  11、治小兒濕疹:鮮臭草莖,葉二至三錢。綠豆三錢。開水泡服。(《福建中草藥》)

  臭草的用藥配伍

  1、配薄荷,既能疏風清熱,雙能涼血解毒,為治療風熱感冒的良好對藥。

  2、配鉤藤,清肝熱,祛風解表,鎮驚安神,使小兒發熱之驚風之證即止。

  3、配桂枝,清熱,滌痰通痹,用於熱痹。

  4、配銀花,大大增強清熱解毒之功,又涼血消腫,一切熱毒瘡癰均可用之。

  5、配木通,利水清熱之功倍增,又能通淋消腫,臨床用於癃閉,水腫之病證,療效顯著。

  6、配當歸,活血之功大增,又能行氣化瘀,治療閉經,外傷引起的血瘀等疾病,均有較好的療效。

  7、配旱蓮草,相須為用,用於各種出血。

  8、配地榆,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止血,燥濕泄火,常用於便血和血痢。

  9、配柴胡,升降相宜,上下竄通,氣鬱可疏,氣滯可行,氣結可散,多用於肝氣鬱久,交結不散,症見疼痛固定,或有形可觸,疝氣等證較為適宜。

  10、配龍膽草,清熱燥濕之力大增,又能祛風殺蟲,解毒消腫,急慢性濕疹,用此對藥最宜。

  臭草綠豆糖水

  材料:鮮臭草30克,綠豆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綠豆洗凈,加水適量煮湯。鮮臭草洗凈用紗布包後下,文火煮20分鐘左右,再加紅糖適量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涼血。適用於感冒熱重者,證見發熱,咽喉紅腫,鼻衄,牙痛等。

  臭草的副作用

  臭草所含揮髮油,有難聞的氣味和刺激性,用於皮膚可引起燒灼感、發紅和起泡,內服則引起劇烈胃痛、嘔吐、衰竭、意識模糊、抽搐等。

  如何種植臭草

  1、可用種子或分株繁殖。但在較大面積生產時,用種子直播較好。於3月至4月播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7-10cm。把種子和草木灰用少一人畜糞水充分拌勻,便成種子灰,每1hm2用種子15-22.5kg,施人畜糞水後,把種子灰撒到穴里,覆土。

  2、播種後,要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苗高4-6cm時;第2次在苗高13-17cm時,結合除草進行勻苗、補苗;第3次在9月收穫後;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後每年都要耕除草3-4次。

  3、在每次除草後追肥1次,一般以人畜糞水為主,也可在春、夏兩季使用氮素化肥。

  4、夏末初秋割取地上部分,曬乾或晾乾。

  以上就是一些臭草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