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最全面營養庫」!但四種人不能吃,吃一口,病加重一分

@ 2017-12-12

 

雞蛋是我們餐桌上每日必會出現的食物。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雞蛋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1等都是我們身體迫切需要且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但營養豐富的雞蛋並非吃得越多越好,也並非人人都可以放心食用。以下四類人群不宜吃雞蛋。 

雞蛋的六大功效

1.健腦益智

雞蛋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膽鹼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2.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獲得滿意效果。

4.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作「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5.美容護膚

雞蛋中還含有較豐富的鐵,鐵元素在人體起造血和在血中運輸氧和營養物質的作用。人的顏面泛出紅潤之美,離不開鐵元素。如果鐵質不足可導致缺鐵性貧血,使人的臉色萎黃,皮膚也失去了美的光澤。由此可見,雞蛋確是維護皮膚美的重要食品之一。

6.健腦益智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會通過血液到達腦內。從而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並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因此,不管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要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只要每天吃一兩個雞蛋就行了。

四種人不適合吃雞蛋

腎臟病患者

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可使體內尿素增多,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症。高血壓晚期患者食用雞蛋會引起腎中動脈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應慎吃雞蛋或遵醫囑。

高熱患者

雞蛋中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進入機體可分解產生較多的熱量,這稱之為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這種特殊動力效應以蛋白質效應最大,增加熱量的效應可達30%左右。故發熱患者吃雞蛋後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如同火上澆油,於退燒不利。

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較多食用蛋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於康復。因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於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蛋白質過敏者

有些人吃了雞蛋後會胃痛,或出現斑疹,這是對雞蛋過敏引起的。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與胃腸黏膜表面帶有抗體的致敏肥大細胞作用,即可引起過敏反應,出現胃痛或腹痛、腹瀉、斑疹等過敏症狀。因此,此類人群不宜吃雞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