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JYP」化的JYP公司,未來將何去何從?(上)

@ 2017-12-10

去「JYP」化的JYP公司,未來將何去何從?(上)

提到韓國三大娛樂公司,大家所說的的常常是:SMEntertainment、JYP Entertainment和YG Entertainment。此前作為老三大之一的DSP Entertainment已經在時代的洪流中被YG成功擠下躋身前三,而近幾年隨著其他中小型娛樂公司的崛起,如FNC Entertainment、CUBE Entertainment、LOEN Entertainment等等,使JYP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尤其是在前幾年Wonder Girls、Miss A活動停滯,2PM面向海外發展,新生代GOT7未能支撐起國內市場,以及負盈利的財報都在催促著JYP進行改革。

JYP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在三大、甚至是韓國娛樂圈站穩腳跟?

今天,我們從Twice的身上看到了答案。

與坐擁各項運營部門、投資產業等一系列產業鏈構成的SM(影視投資/明星周邊實體店運營/Kpop國際學校等)、YG(偶像/歌手/演員/模特經紀以及地產投資等)不同,JYP不僅沒有拿得出手的副業(輕如鴻毛的Studio J酒吧),也沒有如DSP(地產)、LOEN(電信/Melon)般強大的背景,是一家完完全全僅靠音樂製作與藝人經紀立足三大的娛樂公司。

2011年JYP曾嘗試投身於影視行業,與KeyEast、CJ Corporation聯合出品的《Dream High》,以強大的製作班底成為當年月火劇跑出的一匹黑馬。而隔年推出的《Dream High2》由於編劇的更換與演員的選擇不佳,收視率慘跌破10。此後,出品方那欄就很難看到JYP公司的名字。

2013年對於JYP來說也許是動蕩的一年,代表事件之一:JJ Project自12年夏出道之後便再無活動。這種情況是JYP首例,而當時也不少小道消息流傳,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正在進行變動。

我相信JYP那時確實經歷了一場不小的內部動盪,但也相信樸振英本人依舊持有較大的話語權。JJ Project成員朴珍榮,曾在後來談到停止活動後的時間赴美進行了學習,而在相關資料中顯示,同期在美國學習的不僅是他一人,還有Miss A成員Min、歌手G.Soul等。可以看出那時的樸振英仍然非常執著於他的美國夢,公司也給予了相應的支持。

2013年還有一件JYP編年史中不得不提的大事:已上市的JYP Entertainment正式合併未上市的JYP總公司。

大家應該知道,未上市公司是不需要向社會公布財報的,而在合併前JYPE一直公布的財報基本都處於負盈利狀態,那麼當時JYPE旗下的藝人有哪些呢?只有樸振英、Miss A等極少數藝人。

也就是說,JYP內部也許並不如表面所顯示的虧損,因為Wonder Girls、2AM、2PM等組合的盈收都不在上市公司公開的財報內。但普通大眾怎麼會去深究這個呢?大概是為了扭轉大家對JYP的「窮瓶」印象,彰顯公司的真正實力,兩家公司合併了。同時,JYPE的最大持股人也由JYP公司變成樸振英,至此,樸振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社長。

根據韓國監督院電子公示系統顯示,JYP公司合併後的2014年第一季度財報: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68.8%,營業利潤與當季純利潤分別為3億3087萬8556元與9億3717萬4565元,相比去年的赤字,轉虧為盈,股價開始上漲。

然而改革尚未完成,看似股票升值,內部可能是一片混亂。14年1月份,旗下藝人玉澤演針對公司內部管理問題連更三條推特並引發熱點:

作為公司藝人的我都無法理解的公司,粉絲們會理解嗎?現在的JYP需要變革。

作為娛樂公司,連職員都不能感到快樂,如何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呢?不應該只注重什麼三大娛樂公司的虛名,而應該好好地整頓公司內部。

如果我們公司想在2014年再創輝煌,我覺得這不僅是要製作人們的努力,也需要公司的Staff們的共同努力。

(以上為內容概要)

我無法想像是多麼混亂的狀況才會使藝人發表這樣的言論,與此同時,JYP的音樂市場可以說是陷入了低迷。

2014年在韓國活躍的JYP藝人只有兩組:宣美、GOT7。推出新人意味著資源傾斜,本屬於正常的情況,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一整年的音樂放送中,JYP所屬藝人僅僅拿下一次一位。

錯誤的運營決策、出現斷層的藝人梯隊,都在向JYP發出警報。

下期,去「JYP」化的JYP公司,未來將何去何從?(下篇):正中紅心的改革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