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肺癌,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吸菸。吸菸確實是肺癌最常見的誘因,世界衛生組織更是指出約85%的肺癌患者都是吸菸者。當然,導致肺癌的絕不僅僅只有吸菸,其它小事情也有可能導致肺癌。
30歲姑娘不吸菸不喝酒,卻檢查出肺癌晚期,「罪魁禍首」卻是丈夫。
小歐的老公小王是一個重度吸菸者。結婚後,小兩口壓力越來越大,小王的煙量節節攀升,達到了一天兩包的量。小王不重視二手菸的危害,所以吸菸從不避諱小歐。小王的理由是:「我爸吸菸也從不躲開,也沒見我媽和我身體出現什麼問題。」面對小王的狡辯,小歐也感到很無奈,指責幾次無效果後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然而就在今年三月份,小歐單位組織了一次員工體檢。體檢結果大出小歐的預料,身體其它地方都沒問題,卻單單檢查出了肺癌,還是晚期,這份檢查單形如晴天霹靂,一下子就讓小兩口呆住了。面對妻子的檢查結果,小王感到無限悔恨,錘頭頓足道:「為什麼不是我?」
二手菸也有幾率引發肺癌
由吸菸者呼出的煙氣和香菸點燃時所散發的煙霧所組成的混合物被稱作二手菸,又稱被動吸菸。而二手菸含的有害物質往往比主流煙還要多,例如:有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倍的一氧化碳和約50倍的致癌物質。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丈夫吸菸的女性比丈夫不吸菸者患肺癌風險至少高5至10倍,而且丈夫吸菸量越多,與丈夫共同生活時間越長,這一危險越高。
肺癌的治癒率非常低,因為一般發現時都已經到了中後期,這個時候的治療效果已經非常不理想。所以,治療肺癌的關鍵就在於不要拖,更要及時發現。
肺癌早期的症狀一般為:長期咳嗽、胸悶、胸疼、氣短、持續發熱、聲音嘶啞。甚至沒有症狀,約1/3的肺癌患者在診斷出罹患肺癌之前並無任何症狀。
出現以上這幾個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肺癌晚期病人臨終前表現其實不是單一的症狀,而有的病人是重複的症狀和多個症狀一起的。
肺痛累及胸痛、肩背痛
到了肺癌晚期後,疼痛可以說是每個患者都會出現的症狀。大多數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的症狀。肺外圍型肺癌常向後上發展,侵蝕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組織,從而引起肩背痛。
胸腔積水
臨床檢測發現,部分晚期患者出現胸腔積水,而且,即便將積水抽盡,時隔不久積水往往還會再生。
呼吸困難,乃至窒息
隨著肺癌病情的不斷惡化發展,一些病人往往會因為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
面、頸部嚴重水腫
嚴重的水腫現象是肺癌晚期的主要表現之一。若腫瘤侵及縱隔右側壓迫上腔靜脈,最初會使頸靜脈因回流不暢而怒張,最後還會導致面、頸部水腫,這需要得以及時診斷和處理。
昏迷
肺癌臨死前的症狀還表現在前幾分鐘進入昏迷狀態,呼吸變的不規則且很弱,到最後會大口地吸氣而不吐氣,側臥,口中流出很多很多的痰和液體。
肺癌晚期患者臨終的死狀是非常悽慘的,疼痛、呼吸困難、無力咳嗽、發燒、意識模糊等症狀將持續伴隨患者直至死亡。
肺癌可以防禦,也可以控制。已有的研究表明:西方已開發國家通過控煙和環境保護後,近些年來的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得到控制且在持續下降。
預防肺癌分三級:一級預防為控制病因;二級預防為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達到早診早治的目的;三級預防是康復預防。上面已經列出了肺癌早期的一些症狀,再說說一級防禦。
戒菸
已開發國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了戒菸能夠明顯降低肺癌的發病率,而且越早戒發病率越低。並且,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沒有之一。
環境
已有的研究證明:大氣污染、沉降指數、煙霧指數、苯並芘等暴露劑量與肺癌的發生率成正相關關係,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是降低肺癌發病率的重要措施。
職業因素
某些職業接觸致癌物或暴露在致癌物中也能增加肺癌的發病率,避免致癌物,避免暴露在粉塵、化學物質等環境中能夠減少肺癌發病率。
飲食
多吃蔬菜類、水果類食物能夠預防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