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每天都必須接觸的東西,是給人類的日常活動提供能量的東西。俗話還說,病從口入,人類攝食的東西可以給人帶來營養物質,但也可能給人帶來一些疾病。現在,人們雖然對飲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飲食方面人們依舊存在一些誤區。
第一,很多人認為現擠的牛奶的營養價值最高,比市面上出售的牛奶要健康很多,但事實上其實不是如此。現擠的牛奶沒有經過二次加工處理,其中往往可能蘊含很多的細菌,擠奶處的環境衛生、裝牛奶容器的消毒狀況、奶牛的健康狀況等等都是造成現擠牛奶中細菌含量更高的原因。
第二,很多人早上有空腹吃雞蛋的習慣,但事實上空腹吃雞蛋對人體是有一定的壞處的。不僅是雞蛋,空腹過量地進食牛奶、豆漿、雞蛋、肉類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都對人體沒有益處,一來蛋白質會被直接轉化為熱能,對人體起不到營養滋補的作用;二來蛋白質在一個短時間裡過量積聚,其會分解產生大量尿素、氨類等有害物質,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三,很多人喜歡通過吃蔬菜沙拉的方式減肥。吃蔬菜沙拉不吃主食真的能起到減肥的作用嗎?其實不然,雖然蔬菜沙拉里沒有澱粉,沒有脂肪,但是沙拉醬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甚至是反式脂肪,熱量極高,對減肥根本沒有幫助,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第四,很多人認為喝鹼性水可以改變人的酸性體質。很多廣告商依據消費者心理,常常打廣告說,飲用弱鹼性水可以防癌。但事實上,普通的食物是不可能引起機體酸鹼度的變化的,即使攝入鹼性食物,進入胃後也會被胃酸中和,所以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第五,很多人認為吃現殺的活魚更加健康。有科學研究表明,剛殺死的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還沒有排除乾淨,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是很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此外,人在吃魚時,最好先吃點其他的東西,空腹吃魚對於人體也有一些壞處。
第六,很多人認為攝入脂肪對人體的健康損害很大。其實,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是人體主要的儲能物質和功能物質,雖然過多的攝入脂肪的確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影響,但必要的脂肪攝入也是十分重要的。
正確科學的飲食才能更好的保護個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