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不起眼的它,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排毒去水腫,解酒護肝臟,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 2017-12-06

路旁的不起眼的它,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排毒去水腫,解酒護肝臟,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葉下珠,也許大家對名稱不是太熟悉,但如果在農村這種東西低頭可見,在我國分布廣泛,大多數省區都有分布;常生於荒地、草坪邊緣、旱田、路旁或鐵路邊。

路旁的它解酒護肝「半藏翡翠半藏君」,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葉下珠長相和含羞草是表親, 長在一起。因其葉形,有些人誤以為葉下珠是含羞草,事實上,葉下珠的葉片也會運動,它夜間閉合、日間開啟,經過強力碰觸或者高溫暴曬,葉下珠的葉子也會慢慢低垂,只是含羞草閉合的速度比它快很多。

路旁的它護肝「半藏翡翠半藏君」,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

1、葉下珠能夠清熱解毒

葉下珠是一種涼性的花卉能夠有效地去除人體體內的毒素,特別是在夏季,用葉下珠泡水可以起到解暑消乏的作用。所以葉下珠是一種能夠清熱解毒的花卉。

2、葉下珠能夠保肝明目

葉下珠對我們的肝臟有很強的保護作用,也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有效緩解視疲勞,起到提高視力,放鬆眼睛的作用,所以很適合青少年及用眼易疲勞的人食用。

3、葉下珠能夠醒腦提神

葉下珠比較清涼,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疲勞和亞健康狀態,煥發一種生活的激情和態度,疲勞時食用葉下珠能夠有效的醒腦提神,讓人瞬間神清氣爽,精神倍增。

路旁的它解酒護肝「半藏翡翠半藏君」,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功能主治】

平肝清熱,利水解毒。治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火眼目翳,口瘡頭瘡,無名腫毒。

《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疳眼,疳積,煲或煎水洗。""治頭上生瘡仔成堆,痛癢難抵,煎水洗,研末開油搽亦可。"

《臨證指南》:"治小兒諸疳瘦弱,眼欲盲。為末白湯下,或蒸煮素料食。"

《植物名實圖考》:"治瘴氣。"

《福建民間草藥》:"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傷。"

《貴州民間藥物》:"理氣消腫。"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滲濕利水。治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尿路結石。"

路旁的它解酒護肝「半藏翡翠半藏君」,被譽為"守護肝臟界藥王」。

中藥材只有在對症以及適量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因此在平時的使用上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症的使用,如果出現用量過大,則會對病情造成負面的影響。

養生之道網導讀:

中藥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葉下珠圖片、葉下珠的藥用價值、葉下珠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葉下珠,入藥部分為大戟科油柑屬植物葉下珠,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全草,去雜質,曬乾。

全草長10~40厘米。根黃白色,鬚根多數。莖圓柱形,有分枝;基部老莖灰褐色;幼枝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翅狀銳棱,質脆,斷面中空。葉互生,灰綠色,呈長橢圓形,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兩面無毛,幾無柄。生於葉背之下的小花已干,有的帶有類似珍珠狀的小果。氣微香,葉味微苦。

清熱利尿,明目,消積。用於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石,腸炎,痢疾,小二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傷。

1、治赤白痢疾:葉下珠30-60克,水煎加紅糖服沖蜜服。或加紅豬母菜30克煎服;或葉下珠20克,老鸛草20克,水煎,加紅糖服。

2、治細菌性痢疾、膀胱炎:鮮葉下珠30克,金銀花葉20克,紅糖20克煎服。或葉下珠適量洗凈,加冷開水適量,絞汁加紅糖,每日劑,分-3次服,連服3-5天。

3、治傷暑發熱:葉下珠30克,水煎加蜜服。

4、治目赤腫痛、夜盲、眼花眼朦:葉下珠30-60克

5、治腎盂腎炎急性期或慢性急發:鮮葉下珠4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車前草20克,水煎,每日劑,分3次服,連服2-5天。

6、治小兒疳積:鮮葉下珠根

7、治小兒疳積引起的結膜炎、夜盲:葉下珠15克,,蒸熟飲湯。

8、治小兒疳積、久熱不退:鮮葉下珠40克,加水蒸煮,飲湯。

9、治單純性消化不良:葉下珠15克,水煎服。

10、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鮮葉下珠、六月雪、茵陳各30克,每日劑,水煎分2次服。

11、治竹葉青蛇咬傷:鮮葉下珠洗凈,絞汁,用適量或米湯沖服,渣貼患處。

12、治指頭蛇瘡、飛蛇卵:葉下珠捶雄黃末貼之。

13、治小兒頭面暑癤:葉下珠捶汁,調雄黃末抹患處。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傷口周圍。

暫無副作用。

一年生草本。高數寸至尺許。莖帶紫紅色,有縱棱。葉互生,作復瓦狀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狀複葉,葉片矩圓形,長二、三分,全綠,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幾無葉柄。夏秋沿莖葉下面開白色小花,無花柄。花後結扁圓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於假複葉下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