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說它是"補藥之長";《本草求真》中,黃芪被推崇為"補氣諸藥之最"。黃芪補中氣,相對溫和,效果卻很突出,比人參的固表作用更好更強。
此外,黃芪還有擴血管、降血壓、防治中風、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等作用。吃黃芪,宜用清淡之方,而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喝黃芪粥。用黃芪水配以薏米、綠豆、扁豆、蓮子以及紅棗、枸杞熬制的粥,補而不烈,循序漸進,益處很大。
圖片來自網絡
黃芪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草藥,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很多中醫的藥方中都有它的影子。黃芪可以用來泡水喝,那你知道黃芪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嗎?它有哪些副作用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黃芪作為藥物已有將近幾千年的歷史了,它的功效有很多;有保肝,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降壓,補氣固表止汗等多種功效;養生的人少不了用黃芪泡水喝。
圖片來自網絡
黃芪泡水喝的功效大全:
由於氣虛而導致的汗多問題,脾虛會導致乏力,肺虛會導致咳嗽氣短,用黃芪泡水喝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在流感高發期,或者秋冬季節,黃芪泡水能預防感冒。
護肝臟、心血管系統。黃芪泡水喝能保護肝臟,有肝炎、胃潰瘍、胃炎或者肝損傷的人日常可泡點黃芪喝很有好處,黃芪本具有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因此黃芪泡水喝適用於心髒病、心絞痛、心力衰竭、高血壓等人群。
黃芪泡水喝還能降低血糖,而對苯乙雙胍及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黃芪含有多糖配合抗腫瘤藥物能夠增強藥效,且副作用會降低。有癌症的人,長期服用黃芪,能起到較好的抗癌效果。
無論是早上起床出現眼皮腫,或者腿腫問題,還是由於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水腫,都可以泡黃芪水喝消水腫。黃芪泡
圖片來自網絡
黃芪水功效雖然很多,但是也有以下要注意的地方:
1、對於身體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多食黃芪,多食易上火;
2、對於熱毒熾盛體質的人,吃黃芪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
3、對於感冒的人,黃芪為固表,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如果已患感冒(外邪),卻把病鎖在體內,不利於身體健康;
4、正在服用環磷醯胺(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藥)的人群也不宜食用黃芪,以免影響藥效;
5、吃黃芪也分季節。春天是生髮季節,人體需要宣發,而黃芪有收斂之用,所以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
圖片來自網絡
下面再和大家分享幾個黃芪的食用方法:
1、煲湯法。喜歡吃燒雞、燒肉、燒鴨的朋友,不妨在烹飪美食時,放一些黃芪在裡面,這是一個不錯的食用方法哦,它具有增加滋補的作用,是肉食主義朋友們的最佳食用方法。
2、泡茶法。每天用黃芪5-10克左右,用開水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該方法是黃芪最簡單最方便的食用方法。
3、煎服法。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還可用黃芪30克,枸杞子15克,一同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服用效果更佳。
4、泡酒法。此方法適合飲酒的朋友朋友們食用。取適量的黃芪、白酒,放入泡酒容器中,加入適量的白酒浸泡後即可食用。切記一次性不可喝得太多。
注意:用黃芪泡水宜喝可從少到多,一開始可3-5g,如無不適,可增加到10g,特別虛弱的可增至30g,與雞燉湯喝尤其清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