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老人經常說「小兒發一次燒,就長一次腦子,就學乖一次」。也有人說「小兒發一次燒,免疫系統就會被啟動一次」,這種說法正確麼?
實際上小兒發燒分為生理性發熱和病理性發熱,中醫把生理性發熱稱為「變蒸」,這是古代醫家用於解釋嬰幼兒發育規律的一種學說。那麼,變蒸和發燒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變」就是變化,變其情志,發其聰明;「蒸」者,蒸其血脈,長其百骸。小兒出生後,五臟六腑,臟腑組織,神經骨骼都處於一個不完善和快速生長發育時期。
小兒每變蒸一次,身體各項臟腑機能,包括免疫系統,智力的發育就會趨於完善一次。所以,變蒸是小兒從弱到強,是人體趨於成熟的一個過程。
故孫思邈《千金要方》提到「小兒所以變蒸者,是榮其血脈,改其五臟,故一變競,輒覺情態有異」。又有古書記載「變者,變其五臟,蒸者,蒸養六腑,長氣血而生精神益智慧也」。
1、28-32天低熱一次,正常情況【下體】溫波動父母不易察覺。
2、小兒脈象跳動不均勻。
3、汗多
4、小兒煩躁,躁動。
5、以上4種情況小兒會持續5-7天,之後身體會自我調節正常。
變蒸分為暗蒸和明蒸
暗蒸:嬰兒不熱,不涼,略無症狀。在變蒸期間會平穩度過。此類寶寶是胎氣壯實,先天體質強壯的表現。這就好比女性來月經一樣,氣血陰陽調和的女性,一般多無症狀。
明蒸:會出現低熱,厭食,煩躁,汗多等現象。
《證治準繩》「變蒸則耳冷,尻冷。若身熱,耳熱,尻亦熱,乃為它病,可做別治」。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生理性發熱雖然身體發燙,但是耳朵和尾骨是涼的,而且沒有感冒,咳嗽等病理特點。而病理發熱,耳朵尾骨亦是燙的,且伴有其他病理特徵。
嬰兒出生後,每隔32天變一次,64日蒸一次,共十變五蒸,320天。經歷了十變五蒸後,每隔64日又有一大蒸,再3次。共576天。所以,小兒基本上在2歲之前,完成所有變蒸。
因為變蒸期間,小兒身體內環境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所以,家長發現小兒有變蒸徵象時要加強護理。
1、多喝溫開水,促進體內水液代謝。
2、注意休息,避免風寒,睡覺時要避風。
3、飲食清淡,飲食宜軟,宜溫,宜少。
4、避免到公共場合,人多空氣流通差的環境。
5、變蒸期間如果小兒出現厭食現象,可以煮點蘿蔔水給寶寶喝。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