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字同「終」,表達的是萬物收穫、儲藏之意。在古人的思維里,入冬後陽氣潛藏於下,聽任陰氣在地表肆虐,只是安靜的生養滋長,一歲終而一歲始。此時,草木凋零、動物蟄伏,開始養精蓄銳,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
冬季寒邪當令,人體陽氣潛藏、陰氣極盛。所以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遠離焦躁。
總結起來,就是要「宅」。那麼宅著做什麼呢?
早睡遲起
《黃帝內經》記載:「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說的正是冬天天黑得早,人體也應該和天地一樣,早睡晚起。早睡覺讓陽氣得到很好的休息。待到陽光照耀時起床,此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令人頭腦清醒。晚上22點上床,早上8點起床,就是冬天裡很好的睡眠節律了。
避免大汗
雖說冬天應避寒就溫,但也要注意不要太熱了。《書》記載:「冬時,忽大熱作,不可忍受,致生時患,故曰:冬傷於汗,春必溫病」。室溫以18~25℃最合適,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對健康不利。
不僅要注意避免取暖過度、穿衣過度,也要小心過量的運動導致大汗淋漓。冬天氣血運行緩慢,突然的運動過量很容易導致頭暈、氣短等不適,給心臟帶來壓力。
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能夠醒腦提神,鍛鍊耐寒能力,不但能預防感冒,同時還能起到臉部美容的功效,還可以治療慢性鼻炎。如果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等穴位,效果更佳。冷水洗臉時需要注別把頭髮弄濕了,後腦、脖子也要注意不要受寒受風。面部可受風耐寒,但後腦脖頸卻是風寒最易侵襲的部位。
晨飲溫水
「起床第一口必溫熱」,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牢記的養生習慣。尤其脾胃不好的人,早上起來切忌大口飲涼水,或是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
洗臉刷牙後喝1杯溫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還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宜多食羊肉、鴨肉、魚、蛋、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時,還要遵循「少食鹽,多食苦」的原則。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可以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小雪養生,除了這宅身的六要素,更要宅心。「冬三月,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意思是,在冬季應寧靜為本,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
感恩,一直陪在我身邊的你
我們每天都在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處理各種大小事物,看起來是為讓愛的人生活更的幸福,有時候卻本末倒置,常常忘了他的感受。
眼看感恩節快來了,不妨給他洗個熱水腳,泡一杯薑茶,冬日裡的溫暖,才是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