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起夜頻繁、總是脹氣……人們常忽視身體發出的「大修」信號,直到疾病找上門來才追悔莫及。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多名專家制定的一套健康自測題,通過這幾個問題判斷你的身體是否需要「檢修」。
徵兆1:寒冷天氣呼吸困難嗎?
天氣寒冷、吃飽後或體力消耗大時,如果感覺呼吸困難,胸口疼痛、發緊,可能是動脈狹窄引發的警報。
應對:及時就醫,做心電圖檢查以檢測心臟活動狀況,同時排除哮喘、慢阻肺等疾病。
秋冬季,建議中老年人注意保暖,規範用藥控制血壓;還要注意控制好情緒,不要大喜大悲;保證睡眠,不要熬夜;運動適量,避免過勞。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徵兆2:晚上多次起夜嗎?
人在夜間常起夜,尿頻、尿急、尿不盡、尿滴瀝、尿等待,這不僅影響睡眠,還可能存在隱性的風險。
頻繁起夜有幾種常見原因:
晚上喝了太多的水、湯粥、茶、咖啡;精神緊張、失眠導致的習慣性夜尿;
可能與腎的濃縮功能減退、特別是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老年人,更使得腎臟濃縮功能逐漸減退;
糖尿病、尿崩症,心功能不全、前列腺癌尿路梗阻等也可引起夜尿增多;
多見於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的子宮脫垂、膀胱頸周圍組織鬆弛、膀胱膨出,都可致夜尿次數增多。
應對:過多飲水和精神緊張引起的夜尿增多,可通過生活習慣調整、緩解壓力來改善。平時可多吃些補益脾腎、養心寧神的食物,如核桃、韭菜、黑芝麻、淮山藥及糯米等。
除此之外,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延緩機體衰老;睡前適度控制飲水,不飲濃茶和咖啡;對控制和減少夜尿次數也有一定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夜尿增多」現象,可能提示著您的腎臟、心臟或其他方面已經亮起了紅燈,切莫大意 ,應及時就醫。
徵兆3:經常大量出汗嗎?
有的人稍稍運動就大汗淋漓或每晚盜汗,這可能是病理性多汗。一般來說,當患有某些神經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低血糖)或心血管疾病時,可能會出現多汗症狀。
應對:如果多汗影響到正常生活,但不伴隨嚴重症狀,可以到中醫科進行調理。
如果伴有相應症狀則需及時就醫。
徵兆4:腸道老是脹氣?
腸道脹氣、排便習慣改變、肛門疼痛、大便帶有黏液或便中帶血,都可能與結直腸癌有關。
腸道腫瘤會干擾消化過程,進而引起脹氣、出血等症狀。此外,腸道息肉、潰瘍等也可引起相應症狀。
應對:如果發現上述改變,特別是大便出血,一定要及早就醫,進行結直腸癌排查。50歲以上男性更要加以警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建議每周保證2~3次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次45分鐘;每天喝8杯水;多吃山芋、玉米、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食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徵兆5:曾經出現短暫視物重影?
有的人會突然口齒不清、眼前發黑、視物重影、單眼視物不清、身體局部麻痹等,往往幾分鐘就過去了,24小時內症狀會完全消失,這可能是中風前兆,俗稱「小中風」。
此外,視物重影也可能與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或多發性硬化等有關。
應對:三高人群、菸民和酗酒者都應有意識地關注不良徵兆,出現上述危險信號時馬上就醫。有過小中風經歷的人應避免情緒過大波動,注意膳食平衡,勞逸結合,堅持適度運動。
徵兆6:是否失去一種感官功能?
如果突然出現某種感官丟失,比如視物不清、感覺麻木、聽不清聲音以及味覺、嗅覺失靈,並伴有頭痛,脾氣暴躁,有可能是腦出血或腦腫瘤的先兆。
應對:不管哪種感官失靈,都要抓緊時間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此外,感官功能減退是衰老的自然表現。無論是耳鳴、聽力減退,或是味覺退化,嗅覺變得遲鈍等,都需要老人及其子女加以重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問題7:是否有皮膚瘙癢?
除了單純皮膚問題外,瘙癢還與一些疾病有關。肝部不適、肝功能異常以及黃疸出現時可能伴隨皮膚瘙癢。
此外,少數糖尿病早期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以及淋巴、胃、腸、肝、卵巢和前列腺等處的腫瘤發生時,也會伴有皮膚癢,大多較頑固。
應對:如果出現長時間無原因的瘙癢,就要引起重視。在查明原因前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鹼性香皂清洗,激素類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