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姑總向我抱怨,自己生的女兒,竟然和她一點都不親。虧她還每天陪女兒做遊戲到很晚,但女兒玩的時候熱火朝天,一犯困就急著找奶奶,怎樣哄都不肯和她一塊睡,真是翻臉不認」娘」。有次夜裡,她把女兒悄悄抱到自己房間,結果女兒上廁所醒來,發現奶奶不在,哭著沒穿鞋就跑去奶奶房間了,讓她失落不已。
我告訴小姑你可想錯了,想要孩子和你親,可不止陪孩子聊天、玩遊戲那麼簡單,孩子的心思可細膩著呢,給你講講孩子是怎樣認「親」的。
一.誰經常帶我,我和誰親
一般來講,我們成人對寶寶表達自己愛的常見方式是:1.禮物2.話語3.行動4.肢體接觸5.陪伴。但是對於寶寶來說,他們最希望你做的是後3種,他們親近的是每天給他們喂奶,洗澡,換尿片的有肢體接觸的人,或者是每天親吻、擁抱、撫摸他們人,亦或者是逗他們開心,陪他們說話嬉戲的人。
如果媽媽做完月子後,孩子交由了奶奶或姥姥,能夠為他們做後3件事情的就是奶奶和姥姥了。就算媽媽在工作期間,給孩子再多好吃、再多好玩的,在孩子心中你可能依舊只是萬年「老二」。
二.誰陪我睡覺,我和誰親
寶寶到了一定年齡以後,會對在黑夜中陪伴他的人產生一種無法替代的依賴。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無比恐懼黑暗,對寶寶來說更是如此,誰晚上能夠陪伴他們,就等於分擔了他們黑暗中的無助和恐懼,他就會把自己的心交給誰,而且很難「換人」。並且寶寶的嗅覺很靈敏,他們會通過氣息來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安全地帶,寶寶每天會在自己熟悉的氣息中進入夢鄉,如果半夜找不到這種熟悉的氣味,就會哭鬧不安。所以,不管白天你對寶寶獻再多的殷勤,你不是陪伴他睡覺的那個人,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和你睡在一起。
所以說,就算媽媽懷胎十月,又喂養寶寶一年,你們同呼吸,共「患」難過,但寶寶斷奶後,你就去工作了,把她交給了奶奶或姥姥照看,寶寶就會覺得媽媽「拋棄」了他,開始和陪他睡覺、帶他玩的奶奶和姥姥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