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敏思索再三,還是給在外省做生意的劉輝打了一個電話。實際上,楊慧敏從來到老人家中,劉輝就沒有回來過,她到老家家中最初兩年,偶爾還能聽見老人和兒子通電話,可是每一次兩人在電話中都是以吵架告終,
以至於後來老人乾脆不給兒子打電話。老人病重期間,楊慧敏曾問過老人,是否通知他兒子,但老人一口回絕了,還說見到兒子他死得更快。
老人退休前,是某企業的一名工程師,老伴去世多年。為了培養兒子劉輝,老人甚至沒有續弦,所有的精力幾乎都放在了他身上,從沒有放鬆對兒子的管教。
但兒子對他的管教極為反感,處處與他對著幹,後來竟跟著一幫人瞎混,還要跟他斷絕關係,有幾次還動手打了父親,再後來兒子因為犯罪被判刑。
兒子在裡面的幾年裡,老人不計前嫌去看他,給他錢給他物,還讓他好好幹。兒子出來後,感覺沒臉在本地混了,就想起外省發展。
他又拿出自己的積蓄,讓兒子重新創業,兒子投資做生意,賺了一些錢,娶了媳婦,並在外省定居下來。
兒子安穩下來了,劉明遠心裡也高興。退休後,劉明遠在兒子家裡住了幾年,平日也參加了一些社會團體活動,偶爾遇到有籌資、捐款的,老人也是慷慨解囊。
那年汶川大地震,老人一次性捐出了8萬元,可因為這件事兒,兒子和他大吵了一頓。老人覺得兒子是做生意的,並不缺錢,還把錢看得那麼重,於是又氣又怒回到了老家,還大病了一場。
那個時候,楊慧敏受僱照顧老人。此後幾年,老人也曾想和兒子緩和關係,但是每一次給兒子打電話,兩人都免不了要提及往事,最後又以爭吵告終,以至於兩人的親情關係越來越淡薄,兒子更是不願回老家看望父親。
在楊慧敏眼裡,老人實際上是個好人,對人一直都很熱心,就是性格倔強,認定的事情必須堅持到底。老人患了重病,既然不想見他的兒子,楊慧敏也不勉強,精心照料他,只是她沒有想到老人這一次沒有扛過病魔的摧殘。
劉輝在接到保姆的電話之後就回來了,保姆向劉輝轉達了他父親的遺願。劉輝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很淡薄,自然也不願花錢大肆操辦。於是,楊慧敏就從老家找來幾個人,把老人的遺體送到殯儀館火化後,直接安葬了。
送走了老人,楊慧敏就收拾了東西,準備回老家。劉輝對她說,他會停留幾天,處理一些後事。楊慧敏看著劉輝,欲言又止,她知道劉輝是要處理父親的遺產。
劉輝是劉明遠唯一的兒子,遺產自然由兒子繼承,可是劉輝在清理父親的遺物時,赫然發現父親的房產證不見了,存摺上只有1元錢,這不得不讓他懷疑,父親的財產被保姆侵佔了。
劉輝怒氣衝衝的來到保姆楊慧敏家中,楊慧敏家裡的境況並不好,屬於那種上有體弱多病的老人、下有待撫養孩子的普通農村人。他的丈夫在外打工,她回家只是做短暫停留後,準備繼續去城裡繼續給人當保姆。
對於劉輝的到來,楊慧敏還是很客氣的接待了他,不過,對於老人的財產問題,她的確不知情。照顧老人的9年間,除了老人幾次給她加工資、發點獎金外,她並沒有獲得其他的任何額外贈予。至於老人的房產證和存摺,她更是沒有見過。
劉輝認為劉慧敏在說謊,憤然離去時,還信誓旦旦要到法院起訴她。望著劉輝離去的背影,劉慧敏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劉輝返回父親的家時,卻發現家門被人打開了,幾個人正在向外搬東西,一問才知道這房子早就被賣了。按照新戶主提供的資訊,劉輝來到某律師事務所,找到了一個叫張泉的律師,張泉是受劉明遠的委託處理他的遺產。
對於劉輝的到來,也在張泉的意料之中,所以,他拿出一個檔案袋,檔案袋裡除了厚厚一疊捐款票據之外,還有一份已公證過的遺囑。在遺囑上,很清楚的記載著老人對自己遺產的處理方式,就是所有遺產全部捐給社會。
面對這樣的一分遺囑,劉輝欲哭無淚,也許他真該好好反省一下,為何父親在去世之後,不給他留下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