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年輕人在誤交損友,及好奇的情況下接觸毒品,這不但毀了自己的前途,甚至還會摧毀幸福家園。
望著躺在懶人椅上血流如注,已沒有半點氣息的老母親,前一刻還在瘋癲發狂狀態的阿強(化名),終於冷靜了下來。
手中紅色刀子還流淌著母親的鮮血和肉屑,空氣中到處充斥著刺鼻欲嘔的血腥味,阿強眼神空洞呆滯,額頭冷汗猛飆,身軀不停顫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殺害最親愛的母親。
神志不清的阿強,開始意識到自己闖下彌天大禍,正欲逃之夭夭之際,剛巧在門口和回鄉探親的大哥碰個正著。見弟弟滿身是血且行色匆匆,大哥心生狐疑,於是連聲質問。
「我砍死了媽媽!」簡單一句話,從阿強異常平靜的口中吐出,格外令人心寒。
這是一宗人神共憤,發生在霹州打巴亞亦君令新村的天倫悲劇。74歲的女死者生前育有3兒1女,而弒母嫌兇阿強是次子,也是唯一與身體癱瘓的女死者同住一屋的孩子。
據悉,55歲的嫌兇少年時期已染上吸毒惡習,平時也會做出一些行為怪異、失常的舉動,但因為一直以來沒有傷害任何人,故家人放任不管,村裡人也早已見慣不怪,沒想到此刻毒癮爆發化為魔鬼,連生他養他,癱瘓在家中行動不便的老母也遭其毒手,讓人心寒!
別讓孩子去「溜冰」
其實,類似上述「毒兒弒父母」的案例,越來越多。近年來,諸如「毒父殺兒女」、「毒兒殺全家」等令社會震驚心寒的天倫悲劇屢屢上演,且有與日俱增的跡象。在痛心扼腕之餘,不禁要發出慨嘆:虎毒尚且不食子,為何人心卻可以歹毒如魔鬼,瘋起來殺人如砍菜切豆腐,甚至連身邊最愛最親的人,都下得了手?
待深入一層探究,才發現絕大部分這些喪心病狂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吸毒者,而且是特別喜歡「溜冰」的吸毒者,簡單來說就是吸食冰毒是也!
為了揭開吸毒者「吸冰成魔,殺人無人性的背後原因,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訪問曾沉淪毒海幾十年,目前已戒毒從良走進街頭拯救吸毒流浪漢的「武吉賓登愛心社會關懷站」(Bukit Bintang Charity Society)副主席兼戒毒事工——陳松華。
他首先揭露,原來在許多娛樂場所,「溜冰」是一句毒友、蒲友皆知的行內術語,如果有人邀你一起去「溜冰」,千萬別又傻又天真,要小心這個人分分鐘帶你去「荷蘭」,把小命都「溜」走了!
陳松華表示,現在的冰毒混入了老鼠藥,會破壞大腦神經,使人會在神智不清的情況下做出各種瘋狂的行為。
冰毒比海洛因更可怕
不說不知,被譽為「21世紀毒品之王」的冰毒,是比海洛因、嗎啡和大麻等傳統毒品還要可怕的新型化學毒品。據說吸冰毒的人只有兩種下場,不是暴斃身亡,就是吸壞腦袋變得瘋癲失常,成為一名無藥可救的廢人,終生過著比死還慘的日子。
更令人擔憂的是,陳松華隨即更語出驚人指出,原來今時今日的冰毒早已「變種」,對人體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的破壞性更大,更容易產生「顛佬」!
「在我們那個年代,不管是海洛因或冰毒的純度都很高,可以說是純種毒品。但今天的毒品早已『變種』,一些喪盡天良的煉毒商人為了賺取暴利,不惜『偷工減料』把老鼠藥混入冰毒,企圖魚目混珠,這種『變種冰毒』其實比『純種冰毒』更為可怕,因為它的毒料成分非常複雜,不但戒毒難如登天,而且對大腦神經的破壞絕對是毀滅性的。」
陳松華不諱言,自己曾在80年代吸食過冰毒,但只是淺嘗一段短時日,沒有吸壞大腦,不至於在失去理智下,做出後悔莫及之事。
「上癮有分兩種,一種是身癮,另一種是心癮。海洛因的可怕之處在於身癮,一旦停止吸食一段時間,身體就會引發一連串的不適與痛苦,只有依靠強大的意志力熬過2個星期的毒癮戒斷期,之後在宗教信念和個人意志的支持下,才有望戒毒成功。冰毒不一樣,即使停止吸食,也不會有所謂的『身癮』痛苦症狀,但它會一步步地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尤其神經元細胞造成不可逆損害,讓吸冰毒者產生幻聽幻覺、憂慮、躁狂等精神症狀,繼而在神智不清下做出各種瘋狂行為,包括裸跑、跳樓、強.姦、自殺自殘,甚至是傷人殺人!」
深諳毒品危害的陳松華直言,其實冰毒很容易戒,也可以很難戒,關鍵在自己的「心」。
「我已說過,冰毒不像海洛因,吸了不會上癮,要戒掉身體也不會出現痛苦,是完全可以抽離的;但冰毒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心癮』,很多人吸了冰毒會感到體內有股源源不絕的能量,這股爆炸性的能量足以讓你幾天幾夜不睡覺都毫無疲態,頭腦一直保持亢奮狀態,很多人就是對這種如性高.潮般的愉悅感覺念念不忘,一吸再吸,最終走上不歸路。」
「溜冰」後的人仿佛有無窮的精力,可以兩三天不眠不休。
歡場男女催情劑
更關鍵的一點,冰毒堪稱是歡場男女最愛的助「性」藥品,也是最好的催情劑。一般而言,男女吸完冰毒100%一定會發生性行為,行內人稱「散冰」,目的在於宣洩殘留在體內的冰毒,如果不這麼做,對身體會造成失眠、盜汗、容易受驚等不適反應,長久下來威脅性命!
吸冰已經足夠亢奮,若再加上女人和性行為的推波助瀾,試問嘗過其中滋味者,有幾人能抗拒這種「神仙級」欲仙欲死的歡樂境界?這就是冰毒大行其道的真正原因了!
也因如此,儘管冰毒市價遠比海洛因來得高(根據陳松華的說法,目前1公斤冰毒市價約26萬令吉,而1公斤海洛因不到8千令吉),不過兩者的「受歡迎程度」幾乎不相上下,最主要原因是海洛因吸了會上癮,一旦失手被擒,毒癮發作時會非常痛苦,讓人又愛又怕;反觀冰毒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被捕最多只是在扣留室沉睡幾天,醒來後又是一條好漢,所以才越來越受歡迎。
「冰毒的興奮程度是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2、3天不眠不休,有的甚至長達4、5天不睡覺,大腦一直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無論如何,這種興奮狀態是有時限的,時間一到就會自動倒下,然後沉睡幾天幾夜,就像手機完全沒電會自動關機的道理一樣。」
由於長期處於開機(幾天幾夜不睡覺)、當機(沉睡幾天幾夜)的極端狀態,可想而知其對大腦造成的破壞性是何其之大,長久下來不變瘋變傻才怪!
猶如不定時炸彈
陳松華指出,一旦家屬之中有人「溜冰」(吸冰毒),基本上想要安然無事過日子是不可能的!他們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時而瘋癲時而正常,你根本無法預計他們幾時會爆發,分別只是遲、早而已。
「跟吸冰者爭吵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他們很容易受到言語上的刺激,哪怕只是一句無心說話,也足以讓他們耿耿於懷,進而做出可怕又瘋狂的事情!不管你們平時的關係有多麼親近,一旦被激怒宛如魔鬼上身,隨時都會六親不認,輕則拳腳相向把你打得遍體鱗傷,嚴重的話甚至會舞刀動槍,誓要把你殺了才痛快!」他語重心長而道。
他認為,與其日夜擔驚受怕,倒不如到國家反毒機構(Agensi Anti Dadah Kebangsaan,簡稱AADK)或警察局備案,或者乾脆把孩子送進戒毒中心接受戒毒療程,這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時也為了吸毒孩子的前途著想。
「俗語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可不是說假的!很多吸毒者都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我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對父母來說,要他們大義滅親,親手把心愛的孩子送進戒毒所,當然會於心不忍,但這是沒辦法之中的唯一辦法!只有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後生,通過戒毒來獲得脫離毒海的機會。」
勿讓愛兒成毒瘤
陳松華透露,一個完整的戒毒療程,需時18個月。首兩個星期是最關鍵的「毒癮戒斷期」,戒毒者承受毒癮發作巨大痛苦之餘,還要依靠強大的意志力來抗拒毒品的誘惑,少一分毅力和信念都不行。這之後,牧師會運用宗教的教義慢慢開導戒毒者,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麼的愚昧無知,從此下定決心遠離毒品。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戒毒者都會給予3個月的觀察期,如果有心改過,這個階段就可以看出來了;如果還是老樣子,中心會再延長3個月的觀察期,期間會不斷提醒戒毒者來這裡的目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改變生命,重新做人。
「戒毒期間,戒毒者會被安排出外接工,如擔任油漆、修補房屋、燒焊、搬屋等工作,藉此灌輸工作紀律觀念,以及教誨責任感。有的戒毒中心還會在後期階段遣送戒毒者回家,讓他們與家人重新建立關係,得到家人的原諒和認同,這對戒毒者來說非常重要,對於抗拒毒品,重返社會重新做人的決心和信心,也會大大增強。」
陳松華語重心長奉勸,身體有毒瘤要儘早動手術切除,家有「毒」瘤更要儘快採取防範行動。不管你們之間關係有多親近,一定要想辦法把他們送進戒毒中心強制戒毒,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在我國,吸毒被捕會送入戒毒所,至於販毒者更會面對死刑,因此奉勸各位,別為了一時的爽快,而害了終身。
毒蟲有樣看
正所謂「冰瘋」 三尺,非一日之寒。
「溜冰」其實有樣看的,以下10大特徵,教你如何辨認吸冰者,從而做出相關防範。
1、可以持續幾個通宵不睡覺,也可以連續睡上幾個晝夜。
2、做事情異常專注,沒有絲毫疲態。
3、非常健談,可以長時間說話或是自言自語,多數時候語無倫次。
4、瞳孔變大,眼神遊離。
5、急躁易怒,喜怒無常,情緒容易失控。
6、身體抽搐,尤其頸部肌肉出現收縮現象。
7、小動作特別多。
8、身材非常瘦削,不愛進食,常常口渴喝水。
9、臉、頭皮、背部等身體部位忽然出現大量痤瘡。
10、性需求特彆強烈,表現也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