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鮮肉當道的時代,愛羽客菜師兄突然想起了一位大叔,他曾經是李龍大的後場護法,曾和傅海峰、基多、陳文宏並列羽壇四大後場"重炮手」。他就是鄭在成,球迷不能遺忘的羽壇舊勢力。菜師兄機緣巧合看到了鄭大叔的教學素材,今天把鄭在成版「收吊」分享給大家。
一、鄭在成版「收吊」技術細節
(1)像殺球一樣起跳
(黑衣雙腳起跳)
(黑衣雙腳起跳)
在起跳的環節殺吊沒有區別,都是一樣向上起跳。鄭在成演示的版本更強調原地雙腳起跳。
(2)揮拍先快後慢
(白衣揮拍先快後慢,先猛後柔)
(白衣突然收吊)
雖然出球的效果是「吊球」,但是整個揮拍的軌跡和節奏要儘量模仿殺球。所以在起跳,架拍,引拍,前半段揮拍球員都保持快速,只是在拍面貼球的瞬間突然降速,打出吊球。
(3)擊球點突然降肘
(白衣並未在最高擊球點出手,而是略帶停頓之後,降肘再擊球)
(白衣出球瞬間降低手肘)
在拍面觸球的瞬間,鄭大叔實際上是降低了手肘的高度。這個個人化的細節很有意思。愛羽客菜師兄個人的理解,鄭大叔的這個習慣是因為他想在出球的節奏上做文章。對手的判斷往往是在停留在更高的擊球點。這個突然的下降相當於延遲了出球的時間,相成一個時間差。這個短暫的停頓會對對手的啟動形成一定的干擾。
(4)落點越近網越好
(收吊落點越近網威脅越大)
(白衣突然收吊近網球,打亂對手的防守節奏)
收吊的落點往往比較近網,這樣可以造成對手從後場向前場的突然啟動和移動。
(5)練習小訣竅
(初學者,可以先練習不起跳的收吊)
(揮拍要自然,不要太刻意減慢揮拍速度)
對於初學者,鄭大叔給出了兩個小建議,一是腳步上可以先從不起跳的收吊開始練習;二是揮拍儘量放鬆自然,不要因為是吊球就把動作做得很慢,很僵硬。
二、收吊使用的時機
(要在對手準備接殺的時候使用收吊)
(要在對手站位靠後的時候使用收吊)
關於收吊使用的時機,鄭在成說得非常明了,就是對手站位靠後,壓低重心準備接殺的時候。這句話隱藏了一層意思就是收吊戰術運用意義大於本身作為獨立技術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攻方球員後場要有足夠的殺球威脅壓制對手,在此前提之下「多殺偶吊」。這樣就能達到最好收吊的效果。
彩蛋
(黑衣實戰殺吊結合)
(白衣收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