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場景重現:
二寶在塗色練習的時候,很仔細地把顏色全塗在了指定的畫紙上。
我看到後就對他說:「你今天塗得好認真,顏色搭配得很漂亮,比昨天畫得更好了!」
操作要點:
一句小小的讚美,能讓兒子有整整一天的好心情。並且能讓他願意持續地保持一種習慣或愛好,從而轉變成他今後的良好行為規範。
切忌說「你真聰明,你真棒!你是最好的!」這類空洞的讚美。
稱讚男寶一定要就某一個具體的行為進行描述,才能幫助他肯定強化自己的優點。
生活場景重現:
家裡的門鈴響了,我讓二寶去開門。
每次給他買了什麼好吃的,我總要湊上去說:「給我吃一口吧!媽媽是女孩子,需要你們男孩子照顧。」
漸漸地,二寶會很主動也很樂意地跟我分享他的零食和玩具。
操作要點:
教孩子開門前一定要再三強調,開門前必須先問清對方的身份。開門時必須要有家裡大人在身邊。
跟孩子要東西。他遞給你時一定要吃,如果不想讓孩子吃到你口水裡的細菌,可以洗乾淨手撕下一塊。
順便也教給了他「吃東西前要洗手」的好習慣!
生活場景重現:
跟二寶一塊兒出門的時候,我就會故意說:「啊呀!我這個包好重啊!你幫我拎吧!」二寶就屁巔屁巔地跑過來接過我手上的包。
儘管他常常把我的包包在地上拖著、拉著。但他還是很高興,覺得替媽媽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操作要點: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幫你拎包會把你的包包拖髒,也別害怕讓他幫忙擺碗筷會掉到地上。
一次不行就兩次,趁著還有時間一定要多給他機會嘗試,要讓他從小就意識到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同時也能培養他樂於助人的好性格。
生活場景重現:
二寶在超市裡纏著我給他買一個電動泡泡小手槍,態度堅決站在櫃檯前不肯離開。
我把小手槍的價格標籤指給他看,「你看,這個吹泡泡的手槍要25塊錢,媽媽得工作四個小時才能買到它。如果你真的特別想要,那就要幫媽媽一起勞動攢錢來買。」
二寶很快止住哭鬧接受了這個建議。(我平時有給二寶零用錢的習慣,每天完成既定的計畫即給一塊錢當「工資」,這筆錢可由他自己自由支配。)
操作要點:
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他提出正當需求後,不要直接跟他說「這個很貴,我們買不起!」無論是不是真的,都會間接地傷害到他。
長大後他很可能變得缺乏自信,從而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好的生活。
兒子固然要窮養,但適時地給他傳遞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以及「勞動光榮」、「自力更生」的思想會更具體實用。也能讓他更加珍惜自己用辛勤勞動換來的玩具零食。
生活場景重現:
給二寶讀繪本的時候故意把他認識的字讀錯,念唐詩的時候故意把作者的名字說錯。
玩「石頭、剪刀、布」的時候動不動還會輸給他。
唱到歌時,二寶就化身為我的人肉提詞機,想忘詞都難。
操作要點:
3歲左右的男寶正處於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對什麼都很好奇。
因此輸也要輸得不露痕跡,他們非常聰明,如果發現你故意讓他遊戲會變得很無趣。
還要讓孩子瞭解,媽媽也不是萬能的,大人們也會犯錯。但重點在於知錯就改我還是一條好漢!
生活場景重現:
二寶30多個月的時候還不會跳,把他放在高處鼓勵他跳下來,他還是不敢。也不敢爬很高,不敢玩滑梯,就算把他放上去,身體也是繃得緊緊的,滿臉痛苦的表情。
於是我跟他一起玩比賽「小兔子跳」、「小青蛙跳」、「小袋鼠跳」。還在家裡玩一種「小飛機」的遊戲,就是我仰臥在床上用雙腳把他撐起來轉,幫他尋找平衡感。
現在只要出去玩滑梯,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
操作要點:
不可否認男孩比女孩具有高活動力,他們就像小老虎一樣,通過打打鬧鬧來學習成長。所以很自然的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擊性、更喜歡玩刺激的遊戲。
作為男孩的媽媽們,只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記住「不要管,陪他玩!」這六個字就可以。
跟他一起瘋,一起進行輕微的身體碰狀都能讓他的野性毫無保留地散發出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晚上能睡個好覺羅!
生活場景重現:
我本身很害怕那種軟軟的毛毛蟲,感覺很噁心。受了我的影響二寶也變得很害怕蟲子,甚至看到蚊子、蒼蠅都很驚慌。
為了克服恐懼,我給他養了蠶寶寶,下雨後帶他去挖蚯蚓撿蝸牛,還告訴他毛毛蟲長大後會變成漂亮的蝴蝶。
漸漸小福氣對小蟲子們的警報解除了,現在甚至還會自己拿著蒼蠅拍追著害蟲打。
操作要點:
「掏得鳥窩,摸得了魚。」說得就是這種媽媽,她們的興趣愛好另闢蹊徑但是很對男孩味口。
不過就算是自己真的不喜歡,也不要在男孩面前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因為他們一開始對任何事物是沒有喜好的,會觀察大人的表現來選擇喜歡還是討厭。
其實不一定非定去捉軟軟的蟲子,還可以帶兒子去捉知了,撈蝌蚪嘛!
生活場景重現:
每次我照鏡子,二寶都會笑咪咪地跑過來說,「媽媽,你是女神!」每天晚上睡覺前他也都要摟著我說,「媽媽,我愛你!」
聽到小情人的甜言蜜語,自信心瞬間爆棚有木有!女為悅己者容,所以就更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噠!
操作要點:
男寶們都會經過一個「長大要和媽媽結婚」的階段,在那段美好的歲月裡,媽媽就是他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女神。
將來他對異性的審美、擇偶標準都和這位「女神」息息相關。所以從小給予男寶們正確的審美觀,明確「男女有別」的理念點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生活場景重現:
二寶在幼稚園打了小朋友,爸爸回來向我告狀。
我看他低著頭,情緒也不好,就把他單獨帶到房間裡問他:
「媽媽知道你不是壞小孩,也不是故意打小朋友的對麼?」
二寶點點頭。
「那現在你願意告訴我,為什麼會打小朋友麼?」
「因為他不聽老師的話,老師說『坐好』,他沒有坐好。」
二寶打人的出發點是完全沒有惡意的,只是用錯了方法。我要做的是需要跟他講明白「不管怎樣動手打人不對,如果小朋友表現不好,老師會批評他!」
操作要點:
男孩的每一個行為缺失背後都有一個心理方面的原因,比如打人,孩子一定是看到他人實施了這個行為卻沒有被阻止才進行了模仿。
所以千萬不能因為他一次的不良表現而對他貼上標籤。要像知心大姐姐那樣耐心地找出他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並及時地幫他糾結錯誤的認識。
要讓男孩們知道,無論怎樣「媽媽都是相信你,站在你這邊的!」這樣即便到了青春期,男孩們還會把媽媽當作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生活場景:
二寶犯了錯,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會進行罰坐。罰坐時間到,二寶會走過來抱抱我,問我:「媽媽我做錯事了,你還愛我麼?」
我告訴他,「愛啊,媽媽會永遠愛你呀!就算犯錯,媽媽也會愛你。不過你做錯了事,還是要受到懲罰。你懂了麼?」
現在的二寶很活潑也很淘氣,但他也能勇於地接受懲罰,承擔後果。從來不擔心媽媽哪天會不愛自己了。
操作要點: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兒子,就像沒有十全十美的媽媽一樣。當媽媽的要愛男孩們活潑可愛的一面,也要愛他野蠻任性的一面。
其實男孩比女孩更需要關心和愛,媽媽們需要讓男孩知道不是他們乖表現好,媽媽才愛他。而是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本身就值得被愛。
家有男寶的媽媽們,一定要在他們小的時候就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回應、擁抱、贊同和鼓勵抱,讓他們擁有充足的安全感。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