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國為空軍現代化曾試圖進引西方戰機,為此上門求購美製F16戰機,結果遭婉拒,美國僅同意提供F16/79,一款被有意弱化性能的版體,後來搞了一個和平曲范項目也無果而終,不怕,別人不給的,我們自已造,這就是國產殲10戰機,一款與F16非常類似的型號。如今經過幾代改進之後,我們有信心認為,殲10是比F16厲害的空中殺手。
我們以前沒有對外推銷過殲10戰機,為啥沒賣?原因是我軍自已都不夠用,如今我們主動向國際市場推銷,以搶占市場,原因更簡單,我軍有了更好的殲20,上一代殲10可以出口了。
我們不僅要殲10公開展示,而且還要實機宣傳,2017年11月,中國空軍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前往杜拜,進行飛行表演,這本身就是一次宣傳活動,屬於上門推銷去了。
關於這次活動已不少報道,這時僅談一下,殲10表演用機,除了塗裝不同外,以及增加的表演用設備外,與普通殲10A沒有區別,實際具備作戰能力,並非「樣子貨」。
從這次飛赴杜拜的過程看,7架殲10A與運送人員與裝備的2架伊爾76,飛行7000多公里到達目標,這次沒有空中加油機伴隨,故而中間在西北某機場經停,從華北到西北,從這一點看,實際轉場航程約3000公里,如考慮需一定預備油量,那麼有關轉場航程過4000公里的說法無誤,也意味著,該機在以制空作戰掛載的情況,作戰半徑至少800公里。
以一款輕型戰機的身板能達到如此航程不低了,可以說相當理想了,比殲七強太多,甚至比米格29更強,也許對於中國顯得不足,但是對其它國家那就是富餘了。如果再考慮殲10A擁有空中加油能力,那麼其實際作戰範圍就更大了。
同時,殲10為較輕的機重,又有不錯的氣動設計,以及飛控系統,在機動性有著極佳的表現,機動、靈活與重型戰機相遇的話,絕對不會在格鬥中吃虧,而且也許可其在野戰機場上進行滿載起降,這也是重型戰機難以辦到的,這將帶來部置與戰術靈活性。
對於殲10最新的C型,又進行了更多的改進,尤其是航電方面,安裝相控制雷達,以紅外搜索系統等,在視距外空戰能力方面,比A型提升不少,甚至接近到重型戰機的水平,也可以使用更多的武器。發動機也可能在未來換裝國產的太行發動機,一旦完成換髮,憑藉更大的推力,以及更低的油耗,那麼其性能有望進一步提升,航程也會更大!
從近年的演習來看,殲10的掛載能力不低,掛載彈藥與吊艙的類型也不少,實際已不能把它簡單稱為:戰鬥機,而是一種多用途戰機, 如果再考慮到,較為便宜的價格,也就是難怪,中國空軍會非常喜歡該機,生產規模一直在擴大,而不是減少。(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