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的屍體是怎麼處理的呢,在我國一般來說都是進行火葬,將屍體燒成骨灰。但有的人死後卻並非如此,而是被送往屍體工廠,將屍體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處理。而這自然是為了更好的保存屍體,所以屍體工廠的運作過程,也是十分驚悚的。
人死後屍體會被送去火化,但有的則會被送去屍體工廠進行再加工。即把屍體解剖、脫水、定型之後製成人體標本,進行永久性保存。這就是屍體工廠的工作了, 而整個過程嘛,膽小的人自然是無法勝任的,畢竟手下的都是真實的人類屍體啊
在屍體工廠的屍體,所經歷的第一步就是解剖,首先是將大量的脂肪、組織等容易腐爛的物質剔除,留下的是神經系統、肌肉,還有骨骼。而在屍體工廠進行解剖前,往往需要將屍體在福馬林中放置4個月左右的時間,而細心地清理一具人體標本,平均需要1500~2000個小時。
接著就是脫水了,用蓋著蓋兒的金屬箱子浸泡。在這之前,屍體已經被浸染了福馬林,然後用低溫的丙酮浸液,用技術手段在冰凍的體液中把福馬林排除,用丙酮進行置換。而脫水之後才是屍體工廠中最可怕的部分,那就是將屍體進行切片了,你沒有看錯,就是切片
一切的工作結束以後,在冷凍狀態下,用鋸把屍體切成3.5mm厚的切片。人們可以通過這些切片區別受損與正常的器官,如吸菸的肺與正常肺的區別;脂肪肝與正常肝臟的區別等。在切片完成後,就會做成各式各樣的造型。此時的人體標本的肌肉,干而澀,沒有一點彈性。一根根紅色血管及肌肉組織清晰可見。嘖嘖,腦海中已經想到那樣的畫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