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10日報道,印度和中國可能在下個月舉行邊界談判。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將出席中印第20回合邊界談判。
出席這次談判的印方代表是印度國安顧問多瓦爾。中印洞朗對峙,有不少媒體稱他是幕後的「策劃者」。中印邊境對峙近兩個月後,多瓦爾7月底曾到北京談判,但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多瓦爾在2014年和2015年發表了兩場演講,他在演講中闡述了他對國防和外交政策的看法。這些想法被稱為「多瓦爾學說」。 多瓦爾傾向於對敵對國家和恐怖分子採取強硬立場,並認為個人道德在國際關係中沒有作用。
多瓦爾在洞朗對峙結束後,印媒稱他「已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人物」。因此,這次談判在洞朗對峙的背景下舉行,註定是一場艱難的談判。
多瓦爾耍小聰明而己,反而讓中國抓住把柄藉機加強邊防力量建設;偷雞不成蝕把米,聰明反被聰明誤。印度終明白,談總比不談好。你掀桌子就有被我打死的風險。
談與不談,其結果都在於你是否有強大的軍事。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印度之所以在洞朗撤兵而不敢太放肆,是害怕真的「2017」成為印度人恥辱半個多世紀的「1962」。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這一點我們一刻也不能放鬆。
其實這輪談判,阿三手上能打的牌很少了。不要看特朗普口口聲聲「最大民主國家」捧上了天,親近美日得罪俄國間接堅定了普京和我共同運營「格洛納斯」 導航的決心(三哥俄制武器全在兔子監控下),美國給的援助又是口惠而實不至,安倍和歐盟更是指望不上。無論是法理還是實力我們都比印度更強,我們沒有必要讓步。
有人說,這種談判談了19輪,一點意義的沒有。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藏南沒有收回來,印度還在洞朗找事。在更長的歷史緯度看,洞朗衝突只是中印衝突的一個小浪花。我們還是要看大局,畢竟目前印度不是我們的主要敵人,西部不是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主要方向。
南亞成為世界新熱點地區,大國匯聚於此戰略較量,中美俄都在局中下一盤大棋。我們沒有必要主動把印度推到美國的懷抱。
印度人的貪婪使我對談判不抱任何幻想,別說藏南了,印度覬覦整個西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先拖著吧。
印控克什米爾問題就印度夠喝半個多世紀。打死的印控克什米爾人越多,印度的仇人就越多。不止克什米爾問題,宗教衝突、恐怖主義問題和民族問題也一直是令新德裡頭疼的事情。在合適的時機肢解印度才是長久的辦法。
洞朗事件後,印度並沒有很好地克制自己。如果在本次會晤中,印度繼續擺出寸步不讓的姿態,長期從事外交工作的楊潔篪恐怕也不會給新德里什麼機會,雙方想必也不會輕易談出什麼結果
總之,對阿三放棄幻想,不要再以德報怨,他已經剛剛給我們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