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因為缺乏育兒經驗,對新生兒的照顧總是格外的謹慎、細心。生怕半點兒疏忽,沒有照顧好寶寶。
孕期、產後除了看書、上網科普育兒知識外,會跟很多過來人交流育兒經。少不了聽信親友的育兒經驗,殊不知,有些方法並不科學,一不小心就坑了孩子。
尤其是以下這四個聽來的育兒經,很多寶媽後悔,輕信了!
1、給孩子綁腿
老人說,嬰兒要捆一捆以免日後羅圈腿。「 只有綁腿 ,長大後腿型才直溜溜的。不然,一個女娃腿不直多難看?」
很多新媽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是個不錯的方法。而且很多地方確實有給寶寶綁腿的習慣,認為這麼做寶寶長大腿型好。其實,不然。
在早期(6個月以內),寶寶的腿部運動可以幫助寶寶大腦的發育,而綁腿則會阻礙孩子四肢正常的血液循環,被束縛無法自由活動,容易造成肌張力高,發育落後。
2、用母乳給孩子洗臉皮膚好
老人說用母乳給寶寶洗臉,寶寶皮膚會很好,白白嫩嫩的。
殊不知,母乳營養豐富,是細菌生長的良好基地。新生兒面部皮膚嬌嫩,血管血液豐富,若將母乳塗在面部,繁殖的細菌進入毛孔後,皮膚就會產生紅暈,容易起小疙瘩,甚至發紅髮癢。
母乳雖好,但最好要等寶寶6個月以後,皮膚完全張開再嘗試用多餘的母乳洗臉。
3、給孩子多穿點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所以對於新媽媽帶寶寶的時候,老人免不了叮囑:「給孩子多穿點衣服,免得凍感冒了。」
《顱囟經》里講到:「三歲以內,呼為純陽。」,小兒純陽之體,最宜清涼。
寶寶生長發育旺盛,新陳代謝快,穿太多,特別容易出汗。若一直讓寶寶穿得太多,不僅影響散熱、排汗,更容易出汗後受涼感冒。
怎麼判斷孩子穿的多還是少?直接摸寶寶的頸背部,正常都是暖暖的就好;如果摸著有汗,濕漉漉的,說明寶寶穿的太多了。
4、斷奶塗牙膏、去娘家住
斷奶對嬰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嬰幼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
很多媽媽斷奶直接回娘家住一段,孩子直接扔給老人帶,逼著孩子「一刀切」式的斷奶。
更有媽媽為了防止寶寶再吃奶,聽過來人的什麼塗牙膏、黃蓮什麼的,簡直不要太殘忍。
給寶寶斷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些不當的斷奶方式都會給寶寶帶來哭鬧、恐懼、不安和心理上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