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說話早,語言表達能力強,訣竅只要注意這四個細節!

@ 2017-11-12

昨晚,和大學同學妍妍視頻聊天時,她的女兒在一旁低頭玩著手上的小玩具。

中途我倆聊的哈哈直樂時,她的女兒倏地看向妍妍奶聲奶氣的說「媽媽,你給我再講一遍小貓釣魚的故事吧。」

這一句話算是驚呆我了,因為妍妍她家女兒才一歲零9個月,不到兩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這麼流暢,確實讓人有些意外。

後來妍妍說,她家女兒在整個社區幾乎是出了名的,論語言表達能力幾乎秒殺社區3歲內的小朋友,成了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說話早,自信不怕生,會唱會跳會講故事。問到妍妍她家女兒為什麼語言能力這麼強時,妍妍莞爾一笑,訣竅其實很簡單,多和孩子說話,就行了。

如果要說的再具體些,大概有這4個細節要注意:

1. 語言刺激要儘早

對於嬰兒來言,他們雖然有聽力但是卻不會用語言表達,0-6個月齡時期,家長應該不厭其煩的和孩子說話,進行語言刺激。

讓孩子從中獲取語言資訊,父母頻繁的和孩子近距離說話,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對今後的語言交流能力有很大説明。

2. 不要替孩子「說話」

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的一個肢體動作,一個表情就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要和孩子進行語言互動,並且要重複的說孩子不熟悉的詞,這樣能加深孩子對這個詞的印象,和對應事物的關聯。

3. 講故事要講究方法

很多媽媽反映給低齡寶寶講故事,人家根本「不買帳」,聽不進去顯得很急躁。其實有可能是媽媽們方式出錯了。

對於低齡寶寶要選用那種圖畫多字少的繪本,這樣配合著媽媽的講述加上圖畫的點綴,孩子更容易投入進去。繪本要符合孩子的興趣,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挑選。

4. 看電視學說話不可取

18-20月齡的孩子,能夠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理解能力突飛猛進的增長。這時是鍛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期。

而電視是單方面的資訊輸出,無法做到語言的互動交流,孩子感覺不到真實的語調和表情,鍛煉不到孩子的發音,看電視學說話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有害無益的。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