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年近三十,在這個大多數人還在為了房和車打拚的年紀,他卻已經早早地在這個城市站穩了腳跟。
因為放心不下年邁的爸媽,他還不辭辛勞地主動將二老從農村老家接到自己身邊,親自照顧。
逢年過節回家,總能聽到村裡的人對他贊不絕口,並將他當作自己養育子女的榜樣和終極目標。
優秀孝順如他,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一直未能再找到那個能夠牽手餘生的人吧。
他曾談過一段長達四年的戀愛,對方是一個出身中產階級的城市姑娘,嬌柔卻不驕縱。倒是寬裕的家庭環境、高素質的高知父母,培養了她良好的性格品質,知書達理、貌美心善。
姑娘為了他,在畢業前夕拒絕了父母送自己出國留學的提議。朋友在創業初期最艱難的那段時間,也是她始終不離不棄陪伴身邊,陪他走過事業的低谷。
身邊的人都說,朋友如果能夠娶到一個這樣的老婆,是三生修來的福分。
但是到最後,兩個人還是沒能走到一起。
不是狗血的小三插足,也不是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而是迫於父母的壓力,朋友無奈提出分手。
朋友父母只是普通的農民,窮極一生,只為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在他們落後的思想裡,兒子所需要的,是一個會勤儉持家、懂相夫教子的「好兒媳」,而不是一個隨隨便便買件衣服就要好幾百的「富家女」。
為了守住這份長達四年的愛情,從沒跟父母紅過臉的他,竟然破天荒地跟父母發生激烈的爭吵。
年邁的父親被氣到住院,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病房外面,看著兩鬢斑白的母親「恨鐵不成鋼」地抹著眼淚,他心一軟,最終還是選擇愛情讓步親情,向女朋友提出分手。
一別兩寬,卻難再各生歡喜。
直到多年後,朋友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姑娘結婚的消息,一慣不喝酒的他,在酒吧醉得一塌糊塗,淚流滿面。
有時候,事實就是這樣,有愛情的地方,註定了要面臨親情的挑戰。
無數愛情,因為親情的堵截而留下遺憾。亦有無數親情,因為愛情的介入,而亂了分寸。
02
曾有一個女孩找到我,向我傾訴她悲傷的愛情故事。
女孩的故事,和所有被父母棒打鴛鴦的橋段一樣大同小異:
自由戀愛,男孩比女孩大七歲,這段感情遭到男孩父母的強烈反對。男孩用兩年的時間堅守自己的愛情,勸說父母,終於峰迴路轉,原定於今年三月結婚。
拍完婚紗照後,男孩的父母就女方將來的嫁妝問題,提出各種要求,婚期就這樣被暫時擱置。
沒想到,這一擱置,最終迎來的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兩年多的感情,分道揚鑣。
男孩提出的分手理由和朋友的初衷如出一轍:我突然發覺父母都老了,我應該為他們而活著。
女孩也糾纏過,最終還是無奈接受了現實。
但她越想越覺得不甘心,她覺得如果是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問題的話,那麼她心甘情願地接受。現在,是心愛的人選擇了親情,而不惜背棄他們的愛情。
女孩說,她很不舍,更不知道究竟是誰的錯?
男孩說突然發現父母都老了,現在應該為父母而活著。我試著將這句話當成一個冠冕的分手理由,以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去揣摩男孩為何在苦苦堅守兩年之後,卻突然選擇放棄。
他是真的累了嗎?因為介於愛情和親情之間已經精疲力盡?
不可否認,不管是誰一旦陷入親情與愛情的夾擊,都會心力交瘁。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問題: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入水中,應該先救誰?這個問題讓無數男人為難。
男孩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應該就是相同的場景,左邊愛情,右邊親情,哪一邊都難以割捨。他犧牲自己的愛情,去捍衛親情,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03
小趙和大李相識於一次同城攝影交流會。
交流會上,聽著別人自信大方地分享著自己的攝影經驗,生性靦腆的小趙選擇像個透明人一樣待在旁邊,毫無存在感。
在人物攝影環節,因為沉默太久,小趙根本找不到搭檔。眼見著別人都很快組好隊伍開始拍攝,始終孤零零的小趙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以緩解被遺忘的尷尬。
最後,還是大李主動找到她組成隊伍。因為大李專業的攝影技術和小趙優於常人的審美,兩人的作品竟然獲得攝影者們的一致贊賞。
交流會結束後,大李便經常約小趙一起拍攝、看展,從不刻意隱瞞自己對小趙的感情。而他帥氣的外表、體貼的舉止,也無不讓毫無感情經驗的小趙怦然心動。
兩人很快陷入熱戀,交往大半年,著手准備結婚。
從熱戀到結婚,本來是件水到渠成的好事,卻意外遭到小趙父母的極力反對。在小趙父母看來,大李年紀不小了,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自己女兒嫁過去以後,肯定是要跟著吃苦的。
做了二十幾年乖乖女,小趙這一次鐵了心要跟大李在一起。哭過,鬧過,都無濟於事,父母甚至還企圖斷絕她和大李的一切來往。
最後,還是小趙偷拿了戶口本,才得以和大李登記結婚。得知消息後,父母也在一怒之下,發誓跟她斷絕親子關系。
婚後,小趙和大李兩個人聯手創辦攝影工作室,生意日漸有了起色,並未像父母所預見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她想,當初如果真的遂了父母的意,真的錯過大李,是不是會後悔一輩子?
因為始終對這件事耿耿於懷,父母不再跟她這個女兒聯系,她便也很少再主動過問父母的生活。
直到多年後,自己已為人母,父親突然病倒。接到電話匆匆趕去醫院,走廊上,小趙看到掩面無助痛哭的母親,還有手術室裡生死未卜的父親,心被狠狠地刺中。
這些年,她成全了自己愛情,終究還是辜負了育她養她的父母親情。
04
在親情和愛情的博弈中,從來沒有最後的贏家。
父母用親情捆綁兒女的個人幸福,理由是為了兒女好,最終往往造成對兒女的一種傷害。而兒女打出愛情牌,挑戰親情的結果,傷害父母的同時,自己未必就能夠幸福。
都說沒有擰得過子女的父母,那是親情在成全愛情。而愛情讓步給親情,一種回報的背後,犧牲的是自己。
親情和愛情很多時候難以左右逢源,而是顧此失彼。
父母或許不該干涉兒女的愛情,但是越過父母而獲得幸福,未必就是最好的歸宿。
最後,送給那些還在愛情和親情中進退維谷的朋友們一句話:
如論你如何抉擇,唯願你以後的時光,依舊堅定如初,而不會因為今日的決定,抱憾餘生……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