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印度的「天空之眼」預警機號稱是其自主打造的預警機,只不過其載機平台使用了巴西的50座噴氣式支線客機。由於印度早在2011年就對外公布了這個項目,而此時中國還在進行空警-200/空警-2000的項目,所以當時的印空軍參謀長聲稱該機是「戰略力量倍增器」,具備超越中國比肩美俄的水平,甚至可以對「某些敵人」形成壓倒之勢。如此大的口氣,也可以看出印空軍對其的期望很高。然而在隨後的測試中一直問題問題不斷,直到2017年才勉強交付了首機。
印度的EMB-145I預警機研製項目稱為「天空之眼」,機載預警指揮系統由印度設在班加羅爾的機載系統中心(CABS)負責,其中機載預警雷達不再採用「天空衛士」那樣的圓盤狀天線罩,而是與瑞典「薩伯」S-100、巴西EMB-145SA相似的「平衡木」天線罩;載機平台則選擇了巴西的50座超遠程噴氣式支線客機ERJ-145 XR。
EMB-145I「天空之眼」預警機採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天線罩長9.3米,厚0.5米,在機背上以前後向斜置安裝(前低後高),總重約為900千克。該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為375千米,對戰鬥機(雷達反射面積5平方米)有效探測距離為250千米,對水面艦艇有效探測距離為280千米,對低空巡航飛彈的探測距離為100千米左右(良好天候條件下),最多可同時跟蹤200個目標。
在2015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組成的代表團參觀印度的機載系統中心時,就曾登上「天空之眼」預警機進行體驗。結果隨行專家對其讚不絕口,不過聽了稱讚的話語,讓人啞然失笑!因為他們並沒有稱讚其雷達和操作介面如何先進,而是對超豪華的生活設施讚不絕口,比如真皮座椅,容積更大的衛生間以及構思精巧的迷你廚房等。
由於預警機需要在天空長時間巡邏,載機是否舒適就成了重要指標。據悉,印空軍在選擇預警機時,就因為挑選載機舒適性而淘汰了俄制A-50I預警機。這架「天空之眼」預警機能讓見多識廣的美國專家如此稱讚,也足以可見印度這架預警機的舒適程度了。但是我們不得不問一句,印度的預警機考慮了升空作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