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用一鍋什麼香氣溫暖你的靈魂——土豆燒牛肉

@ 2017-11-10

初冬用一鍋什麼香氣溫暖你的靈魂——土豆燒牛肉

 

老家山西 2017-11-101

 

 

 

 

據說, 實現共產主義, 就是天天可以吃土豆燒牛肉。 可見那是食物匱乏時期的理想。

 

土豆燒牛肉算是家常菜, 各地都有自己的燒法。 曾看見一段旅行的文字,

 

說德國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最受歡迎的是「古拉希」, 上等牛肉和土豆裝在陶器罐子裡, 加上紅辣椒和其他調料, 燉的爛爛的, 汁水濃濃的, 澆在大盆的米飯上拌勻, 特別好吃, 且節省時間。

中國人鄙視西餐對不對呢?反正我總是覺得西餐做法簡單粗陋, 就說這土豆燒牛肉, 到四川的任一個小鎮或大城市的任何一個速食店, 土豆燒牛肉都是必有的。 以前是大砂罐放在爐子上煨著, 現在是擱在電鍋裡保溫。 客人一去, 點上一客, 主人拿粗瓷碗盛上, 撒點蔥花或者芫荽, 米飯也隨之而來, 免費的清湯再一碗, 一頓飯就這麼簡單而滿足。

 

雖說在四川遍地都是的家常, 而做法也是各有巧妙和變化的。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是我的家鄉——四川內江人。

 

他也是個吃貨, 最出名的便是大千食單, 其實就是他在家請客, 而當天做了什麼記錄下來, 而他是國畫大師啊, 後來這份食單也價格不菲了。 而這份食單裡赫然就有紅燒牛肉麵。

大千先生後來移居南美巴西, 在他的「八德園」就常用紅燒牛肉麵待客。 只是牛肉裡不加土豆, 牛肉肥瘦相間, 切成小塊, 用生青油也就是如今常說的菜籽油, 加郫縣豆瓣炒香, 加入香料, 文火煨四個小時, 這便是澆頭, 麵條撈在大碗裡, 配幾碟各式作料隨意添加, 這便是家常紅燒牛肉麵。 在內江, 這也是最受歡迎的早餐, 比譽滿天下的重慶小面好吃的多。 現在臺灣流行的紅燒牛肉麵傳說就是大千先生到臺灣後逐步傳開的做法。

 

初冬,

 

在北方的供暖還沒來臨時, 會格外想念一鍋暖暖的牛肉。 牛肉切塊, 漂水若干次, 直到水清。 菜籽油熟透, 郫縣豆瓣下鍋, 小火炒出紅亮之色, 翻炒牛肉, 蔥薑蒜, 一大壺開水倒入, 將開之時, 撇盡浮沫, 三奈八角香葉隨意, 黃酒一些, 醋少許, 老抽一點兒。 我便將湯肉倒入高壓鍋, 15分鐘關火, 等它慢慢冷卻。 輕鬆打開鍋蓋, 再放入土豆, 文火煨20分鐘進味兒。 我喜歡湯水略多一些, 土豆牛肉下酒吃完, 再煮點麵條, 澆上湯汁兒和小肉塊, 渾身上下都是暖意, 感覺自己就像一條河流, 緩緩地流淌, 終是舒坦地就想躺著。 夢回家鄉, 也是省了機票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