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中航工業曾表示運-20將會生產1000架以上,有分析認為,其中500架用於滿足中國自身戰略需求,為裝備軍隊的大型運輸機和加油機。另500架將用於出口和民用。2017年接近尾聲,但是從西飛傳出的消息顯示,目前產量並不樂觀。分析稱,2017年至今西飛只生產了12架運-20。
近日,中國航空報發文坦承「西飛面對嚴峻的任務形勢」,承載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轉移的西飛總裝廠,負責生產運-20和轟-6K兩種飛機。其中運-20是軍隊急缺機型。
但是為何軍隊急缺的運-20在2017年至今只生產了12架?而成飛廠生產五代戰機殲-20都有20多架?
據俄羅斯政務網發布消息,中國向俄羅斯訂購的D30K發動機交付期分四年進行:2017年共交付54台,2018年交付52台,2019年60台,2020年58台。而D30K發動機目前不光是運-20使用,轟-6K也在使用。由此可以看出,西飛的運-20今年至今只有12架的產量原因,發動機數量限制了產量,54台發動機最多只能裝配13架運-20。
不過,中國航空報的報道配圖透露出一個重大消息,就是該圖片顯示車間總裝的運-20在裝配國產發動機渦扇-18,這意味著,限制運-20產量的發動機問題已經解決,所謂的「嚴峻的任務形勢」意味著運-20已經進入大批量生產狀態。根據目前軍隊的迫切需求,能夠讓西飛感受到「嚴峻」的,或許產量要求在50-80架。
渦扇-18研發成功並裝配運-20具有重大意義,雖然該發動機被認為是中國版的D30K,同俄羅斯提供的D30K性能差距不大,但是至少讓運-20的產量不再受限,同時渦扇-18還可以裝配轟-6K等多型飛機。
渦扇-18的研發成功,對於運-20最終指配的發動機渦扇-20來說,積累了必須的經驗和技術。畢竟航空發動機是中國薄弱的領域,需要一步步的積累,每次成功都來之不易。外媒報道,中國渦扇-2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已經進入試飛階段,未來數年內將投入使用,這是一款標誌著中國進入航空發動機研發強國劃時代意義的產品。(作者署名:前沿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