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想瘦下來的人來說,能瘦越快越多當然是越好,常常抱著只要這個月認真減肥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想法,但事實通常也是事與願違,不過得慶幸的是,如果體重也下降太快,其實也不是件好事,因為很有可能是掉肌肉,或是初期掉水分所造成的。
網路上有許多一個月瘦五公斤十公斤的文章,甚至有些減肥食品廣告為了達到銷售目的貼上兩天就瘦三公斤的使用見證,所以讓很多想要快速瘦身的人有錯誤期待與觀念,崇尚那些快速降體重的方式,落入「數字陷阱」。
只希望體重短期快速下降,也很可能在短期加速上升。
「你的減肥目標是什麼?」通常聽到這句話,很多人都會直覺地說自己想瘦幾公斤,而不是尺寸或體指下降多少,會有這樣的反應很正常,因為確實很多人對自己的腰圍跟體脂渾然不知,不自覺地就會只注意體重的目標,假如我們把瘦身減肥的目標只放在體重下降上,會發生什麼事?
當我們一點也不在乎看起來有沒有瘦了,也不在乎脂肪有多少,其實會是最簡單的目標,因為只要節食就可以達到了,但長時間的節食會讓身體很多賀爾蒙及代謝下降,即使一開始體重下降,只要多吃一點,很容易就復胖,且下一次要在用同樣節食的方式瘦下來,就必須在吃得更少,形成所謂的溜溜球效應。
而我們會想要減肥瘦身,通常不是為了美觀,就是為了健康,而不管是哪個原因,我們都希望減下來是更好看更健康的,所以「讓尺寸變小、脂肪變少」才是比體重下降還更加重要的目標。
應該不少人看過這張圖吧?一公斤肌肉跟一公斤脂肪的體積差了三倍,這是我們明明都知道,卻常常忽略的道理,所以在減肥的時候,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瘦尺寸比瘦體重來得重要。
當我們放下對體重的執著,健康美麗的體態才可能到來。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身體每天的改變都是有限度的,若是兩天中同樣空腹的狀態,腰圍不會因為昨天吃了養生餐、做了一堆有氧,就立刻下降十公分,因為每天能燃燒的脂肪有限,且這也跟我們的飲食方式是讓身體燃燒糖份、蛋白質還是脂肪的機制有關,如果我們以減少最多的脂肪而不是肌肉為目標,一週最好減去體重的 0.8-1%就好了,如果再多,那很可能是瘦到更多肌肉了,到時如果要讓肌肉長出來,一週最多長出 0.5公斤的肌肉就已經是極限了,因為肌肉每天修復成長的程度也是有限的,但身體拆房子的速度卻可以比蓋房子快,我們更應該要盡可能確保再減脂的時候,不要減到太多的肌肉,假設下降一公斤,這一公斤最好包含的體脂肌肉比,最好是 9:1,因為完全不消耗到肌肉不太可能,至少讓它消耗的量減到最低,如果同時有再重訓的話,就可能可以把肌肉量維持著,若是本身持續重訓的時間還在一年內的重訓新手,這時身體改變也有密月期,同時增肌減脂的幅度會更明顯。
所以如果我們拉長到一個月,身體到底要有多少改變才是最好的呢?
如果你50公斤,一個月最多減2.5公斤就好
每四週減去體重試算方式如下,以50公斤試算
50kgx1%=0.5KG
0.5x4週=2.5kg
若以最好的狀況體脂肌肉下降比為9:1計算
脂肪下降重量為2.5X0.9=2.25KG
計算體脂肪%下降多少%的方式如下
(原體重X原本體脂肪%)-(減去的重量X0.9)/(原體重-減去的重量)
假設原本體脂肪為30%,55KG,四周減去2.5kg試算
(55kg*0.3)-(2.5X0.9)/(55-2.5KG)=27%
也就是說,如果你現在剛好是體脂肪為30%,55KG,四週後最好的瘦身狀態就是減去2.5kg,3%體脂肪,原本可能覺得一個月只瘦兩公斤多好像沒什麼,但是一個月就下降3%體脂肪可是是非常好的狀態!所以對瘦身來說,挑戰四週內不多不少的瘦2.5公斤(依個人現況的體重體脂計算的KG),且最好幾乎都是瘦到脂肪,才是真正的「減肥」目標。
所以別在追求一個月瘦5公斤、10公斤這樣看似很有效卻是在迫害身體的減肥方式了!如果還是忍不住只想用體重數字快速下降來安慰自己,才覺得有減到肥,就再看這張圖想像一下吧!
當你減去2kg肌肉VS當你減去2kg脂肪,你要哪一種?
原文:http://homaaandc.wordpress.com 獨家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