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出最健康的身體:中醫揭秘為什麼女人喜歡夾被子睡覺?

@ 2017-11-08

我們每個人的睡覺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側睡,有的喜歡趴著睡,還有的人習慣夾著被子睡覺。那您在知道夾被子睡覺益健康麼?您知道睡眠不好如何調理?今天濟南趙樹堂中醫師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睡覺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夾被子睡覺益健康麼

很大一部分人在睡覺的時候喜歡夾著被子入睡,這類人認為這樣睡覺感覺更舒服,其實這樣的睡覺資管也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美國《健康》雜誌近日刊文指出,錯誤的睡姿非但不能緩解疲勞,反而會使人渾身疼痛。

睡覺時不妨利用一個小枕頭,保證睡姿正確。

在國物理治療協會發言人佩吉·布里爾告訴大家說,晚上睡覺,人在仰臥時腿部都是處於放鬆的狀態,但是在連接腰部與腿部的肌肉由於白天長時間保持緊張,就會引起腰部不適,特別是脊椎不好的人更是比較敏感。

這種時候,濟南趙樹堂中醫師建議為了放鬆脊椎,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個枕頭,以保護脊椎關節。

而側臥時,脊椎呈弓形,其所受的壓力相對較輕,但如果上方的膝蓋搭下來的話,會令前胸壓向床一側,不利於脊椎健康。

所以,側臥時,最好使腿部略微彎曲,並在兩腿間夾個小枕頭,以保證脊椎和頭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使連接腰部與腿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並且讓脖子處在一個舒服的角度。

最後,濟南趙樹堂中醫師還特別提醒各位,儘量不要採取俯臥的姿勢睡覺,這個姿勢長時間下去會對身體不利的。

因為俯臥時,胸部受壓,容易引起落枕、關節和韌帶勞損以及加重心肺負擔等。

睡個好覺

睡覺時突然抖動

這個是正常現象 ,不用太擔心。

這個不是缺鈣,缺鈣的表現是手腳抽筋、四肢發抖,無力,不是入睡時的抽搐。

要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先看看一個例子:很多運動員在做完劇烈的運動,特別是無氧運動(指的是舉重,啞鈴等需要憋氣完成的訓練和運動)以後,都會抖抖手腳,以放鬆肌肉。抖動肌肉,利於釋放劇烈運後在肌肉組織中積蓄的乳酸(這是一種讓人覺得肌肉酸痛的物質)。

同樣的,我們需要知道,睡眠並不僅僅是腦部的現象,它是一種需要全身都參與的生理現象。

睡眠中,人的感知器官,如耳朵、鼻子、皮膚各個部分的神經都處於很遲鈍的狀態。而肌肉組織同樣需要「睡眠」。

這個就表現為肌肉深度的放鬆(您可以做一個小實驗,當清晨睡醒過來,使勁捏緊您的拳頭,呵呵,是不是有點使不上勁的感覺?)。

當您處於入眠狀態時,身體各方面都在逐漸的放鬆,肌肉也不例外。

當肌肉放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行抽搐起來,就像運動員抖動手腳一樣,其作用是使肌肉達到深度放鬆的狀態。

所以,這種入眠時的四肢抽搐是很正常的,在白天勞累的情況下,夜晚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睡眠不好如何調理

適當放鬆自己

人的睡眠分為生理睡眠和心理睡眠 兩個階段。

生理睡眠就是指人每天的睡眠時間若有達到3.5個小時,就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

而心理睡眠就是人的潛意識對睡眠的一種滿足感。

所以臨睡前越放鬆越好,不要擔心自己今天可能還只是睡三四個小時,擔心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不要太計較睡眠的量

睡眠量的要求是因人而異的,而且不同年齡的人也不一樣,年齡愈小,睡眠量需要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會逐漸減少。

一個人一天並非一定要睡上8個或7個小時,合理的睡眠量應以能解除疲勞,保持精神愉快,能很好地進行一天的工作與學習為標準。

相反,如果對睡眠的量過分計較,常因少睡半小時而心神不定,對"睡個好覺"只能是有害無益。

喝一些輔助睡眠的中藥湯劑

中醫理論認為,睡眠不好與腎虛、氣血兩虧有很重要的關係。腎虛的人不利精氣,睡眠時易醒、多夢、嚴重時還會出現醒來後脫髮的跡象。濟南趙樹堂中醫師建議,由於腎虛引起的失眠症患者可多喝一些何首烏湯劑、百合泡水,達到寧神靜氣的作用,當然,有條件的還可來濟南趙樹堂中醫館找專家把脈開調養型中藥。要知道,女人睡得好,可讓膚色更加紅潤,顯年輕噢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晚餐不要吃得太飽,或空腹睡覺,這二種情況都會影響人的睡眠。臨睡前吃點奶製品或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睡前忌飲大量含酒精的飲料包括啤酒及其它酒類,它們雖然能促使人入睡,但會影響睡眠質量;

當酒精的安神功效過去後,你就會立刻醒過來。

此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飲料及巧克力,因對人的大腦神經能產生興奮作用,睡前最好不要飲用。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製造良好的睡眠氛圍,讓自己有意識入睡。

枕頭和床是保證睡眠的重要條件,為了預防白領失眠,最好選擇木板床,枕頭度的高度要始終,科學的枕頭高度應為6―9厘米。

另外,臥室里也不要擺放嘀嗒作響的鬧鐘,適合臥室放的是電子鐘。

採用合理的睡姿

人最好的睡眠姿勢為側睡:仰睡或者趴著睡都是會讓自己的呼吸道不順暢,側睡時,鬆弛的肌肉會傾向一邊,不容易堵住呼吸道。

讓床只發揮睡眠的功能

不要讓床成為你學習、工作的場所。躺在床上看書、看報,或談些興奮性的話題,會削弱床與睡眠的直接聯繫。

一個良好的睡眠者,往往是"頭一挨著枕頭就能入睡",這是因為他長期以來只讓床發揮單一睡眠功能的結果,以至於形成了條件反射。

順應生物鐘

如果我們每天準時起床,定時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陽光,那麼你的生物鐘就會準時運轉。研究表明,這是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

影響生物鐘的運行的因素之一是體溫。研究證明,人的體溫波動對生物鐘的節律有很大的影響。

人的體溫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這是利用體溫調節生物鐘的有效方法。如果體溫調節失控,就會引起睡眠生物鐘發生紊亂。

控制體溫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鐘的有氧運動等,睡覺的時候體溫就會有所下降。

形成習慣之後,人就會按時入睡。生物鐘是不能輕易破壞的,千萬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壞了自己的生物鐘。

別做激烈運動

記得睡前不要做太過劇烈的運,因為會使身體太過興奮而難以入眠。可以在睡前作一些簡單的伸展運或瑜珈,可以讓你鬆弛肌肉,紓解緊繃情緒。

伸展肌肉幾秒鐘,然後再放鬆,這有助於紓解壓力,放鬆後的筋骨能讓你更容易進入夢鄉。

1那麼我們到底該睡多久呢?

我們常說健康的體魄來自於充足的睡眠,睡眠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一項研究表明,每天睡覺8小時會讓你死得更快,那麼每天睡幾個小時最健康呢?

睡眠是一個系統工程

其實,睡覺並不是倒在枕頭上,蓋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睜開眼睛醒來這麼簡單,它是一個複雜的漸變過程。為什麼我們有時醒來後,身體會神奇般地恢復力量,而有時卻感覺比睡覺之前還累呢?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狀態所不同而導致的。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幾千名志願者進行過睡眠時的腦電波記錄後,揭示了人體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體首先進入慢波睡眠期,後是快眼動睡眠期,之後再重複開始,一夜大約有4-6個睡眠周期。

美國研究發現,凌晨兩點後才入睡容易打亂生理時鐘,對身體脂質新陳代謝帶來嚴重影響,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

我們到底需要睡多久

白天經常腦袋「放空」或昏昏欲睡嗎?星期一早上總是很難從床上爬起來嗎?如果是這樣,你一定會斷定:「我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害處,相信我們都耳熟能詳了:精力不濟、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甚至是機體的過早衰老。

目前最普遍的說法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擁有的睡眠時間是7至8個小時,但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實驗卻得出了個聳人聽聞的結論:「每天睡8小時會讓你死得更快。」

這項實驗長達六年時間,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聯手進行。他們對一百萬名年齡介於30歲和102歲的對象進行了觀察。在這項實驗中,研究對象的年齡、病史、健康情況等都已被考慮進去,他們是跟與自己身體狀況相似的對象作比較的。

研究發現,每天僅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時的人,這個係數也要低於睡夠8小時的人。

來自——當成美國睡眠協會的幾點小建議。

1、跟著太陽同起落:儘可能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或在起床時點一盞很亮的燈。明亮的光線會讓人體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態。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著。

2、別躺在床上乾瞪眼:如果你躺著實在睡不著的話,也別在床上乾熬著。起來到別的地方做做放鬆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只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於興奮。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

3、調整一下室溫:把室溫調整到舒服的狀態,太熱或太冷的房間,都會讓你的身體緊張,從而更難入睡。

以上結論指出,睡眠節律最重要,睡得過多或過少都會死得快,那麼除了睡眠時間的長短,睡眠習慣你有沒有注意到呢?不良的睡眠習慣會讓你越睡越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