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千萬別只用熱水!現在知道還不晚……

@ 2017-11-08

不少人都喜歡在睡前泡個熱水腳

不僅神經舒暢

還有助於睡眠

但對有些人來說泡腳不僅不能養生

反而是一場災難

之前看新聞說有些人因為泡腳

引發心臟病突發

四肢麻木甚至截肢、猝死等疾病

不禁讓人懷疑

泡腳真的有錯嗎?

其實這都是由於泡腳之後

血液循環加快、血壓會有輕度的增高

心率增快等也是正常的

正常來說泡腳也不會導致猝死

但一些人由於患有基礎性疾病

加上沒有合理泡腳

所以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這類人群不宜泡腳

1糖尿病患者小心泡腳

糖尿病患者由於腳部神經

對溫度不敏感

容易導致燙傷

最後導致肢體壞死只能截肢

小編提醒糖尿病患者

最好在家人幫助感知一下水溫

然後再泡腳~

2血管病人不宜泡腳

患有靜脈炎、靜脈曲張、動脈炎

等血管病人不宜泡腳

靜脈曲張病人

本身靜脈回流障礙

泡腳之後會導致血液更淤積

靜脈血栓的病人在服用抗凝藥

泡腳對他的危害更大

3心功能不好的人群

心功能不好、冠狀動脈供血不好

心肌梗死的人群

泡腳時間過長容易發生

急性心衰發作、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4孕婦、10歲以下兒童

孕婦泡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

以防對胎兒產生影響

10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要用熱水泡腳

可能導致足底韌帶變松

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

長此以往

會增加扁平足的風險

怎樣泡腳才合理?

1水溫

泡腳的溫度不宜過高

水溫 40-45度之間

手摸一下水感覺微燙

2時長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持續大約15-20分鐘即可

3按摩

泡完腳後可以按摩湧泉穴

三到五分鐘

起到活血促進代謝的作用

有助安眠

湧泉穴位於腳掌的上三分之一處

位於腳心

蜷足的時候

最凹陷的地方就是湧泉穴

適當加些輔料

可根據所需適當地加些

姜、鹽、醋、花椒、艾葉等

更具養生功效

1加生薑—驅寒氣

取1塊生薑切片

放在水中煮開

泡腳時再加一勺鹽

可有效治療腳涼怕冷

2加紅花—治腰痛

1g紅花放入水裡燒開

再加一勺鹽

先用熱氣熏腳,然後再泡腳

不僅能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

還能治療腰酸痛

3小蘇打—降高血壓

小蘇打是出了名的降壓高手

將2-3勺蘇打粉倒入熱水中

等到合適的溫度泡腳

即可協助治療高血壓

此外還能改善痘痘肌膚,消除通風的病症

4加艾葉—治百病

取干艾葉50~100g

放入水中煮開

水溫降到適當溫度後泡腳

即可提高養生功效

若是能配上生薑

便可治療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

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若是再配上紅花

則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血液循環不好等病症

艾草配花椒還能治療

腳汗、腳臭、腳氣、溫疹等病症

5加當歸—可養顏

取40g當歸和25g桂圓肉

加水煎煮40分鐘後

配上適量開水倒入盆中

先熏蒸四肢、面部30分鐘左右

待到溫度適宜時洗泡雙腳

每天一次

即可美容養顏,延緩衰老

6加白醋—美白祛斑

用醋泡腳時

醋能滲透腳部皮膚進入血液

從而凈化血液

幫助體內垃圾的代謝

還能美白祛斑、放鬆神經

治療失眠多夢

7蒼耳子—通鼻竅

取20g辛夷花、20g蒼耳子

15g白芷、配上10g桔梗、10g升麻

60g五爪龍、10g薄荷、10g細辛

加入水中煮開

用於泡腳便可通鼻竅

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8加黨參—補氣虛

15g黨參、20g黃芪配上15g白朮

加水煎煮後倒入盆中

待到溫度適宜時用於泡腳

即可補氣虛

9加陳皮—除濕潤腸

體虛怕冷的人

往往體內具有寒毒

泡腳時只需加些陳皮

便可排出體內濕寒氣

還能潤腸通便,撫平足部裂紋

讓皮膚光滑細膩

看了這麼多

大家都知道了吧~

以後泡腳別再只會用熱水了

適當加些輔料

才更具養生功效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