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媽媽的臉色呢。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要是孩子已經明白了錯在哪兒,媽媽也不必再糾纏。但最後要鼓勵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媽媽要是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去衛生間洗把臉,照照鏡子,做幾個深呼吸。
當孩子在考試前或做什麼比較重要的事情之 前表現出膽怯時,媽媽千萬不能不以為然或訓斥他膽小或表現得比他還緊張,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導致孩子無法正常的發揮。這時,媽媽最好很輕鬆地對孩子說,不管你做得怎麼樣,爸爸媽媽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不要擔心。這時,孩子心裡會很有底氣和自信,他會發揮得比平時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參加重要活動,當媽媽觀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較緊張時,媽媽最好當晚能在孩子床邊陪他入睡,睡覺前跟他講個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閱讀他喜歡的書籍,疏解他內心的壓力,直至孩子睡著後再離開。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不要孩子還沒認為要放棄時媽媽首先就表現得沒有什麼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語言挖苦他,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甚至新帳舊賬一起算。這樣的母親教育下的孩子會極度自卑,甚至放棄自己本應美好的前途。
媽媽不要在孩子還沒把想說的話表達清楚時 ,就自以為是地搶先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就以「你必須……」、「你應該……」的語氣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觀點來代表孩子的觀點,而且要求孩子去執行。媽媽千萬不能成為「專制」的代名詞。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缺乏主見,缺乏是非判斷能力。媽媽和孩子之間應建立平等的關係(平等不是無原則), 懂得互相尊重對方。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說話的方式。世 界上最瞭解孩子的就是母親,所以,母親最清楚孩子的弱點在什麼地方,假如母親在說話時經常直指孩子的弱點,以諷刺、批評或要脅,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這無疑是用最尖銳的武器 在不斷刺傷孩子的痛處。孩子內心會很受傷害,因為這個傷害來自於他最親近的人。
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語言的數量。千萬不要嘮叨,事實上,最讓孩子害怕的是母親的沉默,所以,與其嘮嘮叨叨地對孩子說個沒完,不如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孩子他所犯的錯誤所在或應該注意些什麼,接下來,母親的沉默肯定比繼續說話更有用,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他雖然裝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實際上在觀察母親是否把所說的事當真。
總之,媽媽在家就是媽媽,不是職業女性, 媽媽應該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關注到孩子內心的起伏變化,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呵護好孩子幼稚的情感,培養好孩子的性格。
假如希望自己孩子將來能夠超越自己,那麼,再能幹的母親,在孩子面前一定 要表現得「無知」一點,表現得「笨」一點,表現得「遲鈍」一點,表現得「和風細雨」一點,這樣的話,孩子會很 有成就感地感到他比他媽媽「有知」、「聰明」和「敏捷」,他覺得他每天都在超過媽媽,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超過了媽媽。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